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娟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肩周炎
  • 1篇电磁疗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 1篇药熨
  • 1篇针刺
  • 1篇针刺联合中药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应
  • 1篇刃针
  • 1篇视觉模拟
  • 1篇透刺
  • 1篇评分
  • 1篇齐刺
  • 1篇中药
  • 1篇中药药熨
  • 1篇足内翻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联合中药

机构

  • 4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刘娟
  • 1篇欧素琼
  • 1篇偶鹰飞
  • 1篇史琳琳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自主功能训练及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激痛点齐刺治疗,对照组加用激痛点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35%,对照组为88. 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VAS、PP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激痛点齐刺治疗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能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史琳琳刘娟
关键词:肩周炎急性期激痛点齐刺镇痛效应
电磁疗加隔蒜灸治疗穴位埋线后线结反应1例被引量:2
2016年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治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穴位埋线疗法的不良反应却少有报道,规范标准的处理方式则更少提及。笔者通过对《伤寒论》《肘后备急方》等古籍中相关条文的学习,综合采用电磁疗及隔蒜灸,使1例严重线结反应的患者恢复正常,未造成不良后果。
偶鹰飞李剑虹刘娟
关键词:穴位埋线电磁疗隔蒜灸
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研究及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基础上联用中药药熨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有疼痛程度(PPI)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药熨能够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痛及活动不利,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常规针刺。
柯碧芝欧素琼朱燕花刘娟
关键词:肩周炎针刺中药药熨
刃针透刺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刃针透刺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0例,2组均给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刃针透刺联合浮针治疗,疗程均为8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足内翻严重程度、患肢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4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P<0.05);治疗后2组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足内翻程度、肌张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足内翻程度、肌张力分级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刃针透刺联合浮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行动能力以及患肢肌张力,减轻足内翻程度。
邓慧明秦小红叶伟斌刘娟
关键词:脑卒中足内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