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12岁高度近视患儿5a近视进展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5~12岁高度近视患儿5 a的近视进展情况和视力预后。方法对我院就诊的5~12岁高度近视患儿每6个月~1 a随访一次,每例入选患儿在初次检查及每次随访中均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眼底检查及眼轴测量等。结果 52例患儿每年近视进展(-0.66±0.43)D,其中双眼近视进展者32例(61.5%),单眼近视进展者4例(7.7%),双眼近视平稳者16例(30.8%)。初始近视度数-6.0^-9.0 D组、-9.0^-12.0D组和>-12.0 D组患儿近视进展比例分别为86.4%、68.8%和42.9%,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组和无高度近视家族史组近视进展比例分别为88.2%和6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间近视进展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1例(78.8%)患儿随访终末双眼BCVA≥0.5,34例(65.4%)≥0.8。初始近视度数-6.0^-9.0 D组、-9.0^-12.0 D组和>-12.0 D组患儿随访终末双眼BCVA≥0.5的比例分别为95.5%、75.0%和57.1%,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12岁高度近视患儿每年有较快的度数增长,初始近视度数和高度近视家族史是其危险因素,多数高度近视患儿能保持较理想的BCVA。
- 刘兴亮喻谦杨建华薛安全
- 关键词:高度近视
- 高度近视患者盲和低视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损伤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612例1111眼的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WHO制定的盲和低视力标准,分析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收集高度近视患者612例1111眼,其中达到盲标准的共86眼(7.7%),达到低视力标准的共172眼(15.5%);年龄、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均是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家族遗传史与患者盲和低视力无显著相关性(P〉0.05);6~20岁组(232眼)、21~40岁组(407眼)视力损伤眼分别有21眼(9.1%)和51眼(12.5%),其中弱视是两组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有17眼(81.0%)和30眼(58.8%);41~60岁组(323眼)、〉60岁组(149眼)视力损伤眼分别有105眼(32.5%)和81眼(54.4%);其中眼底病变是两组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有86眼(81.9%)和75眼(92.6%)。结论:高度近视对视力的损伤严重,年龄、眼轴长度及后巩膜葡萄肿是独立危险因素。弱视是青少年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眼底病变是中年以上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 刘兴亮喻谦杨建华唐文婷薛安全
- 关键词:高度近视低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