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建胜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地震
  • 10篇形变
  • 5篇GPS
  • 4篇震后
  • 4篇同震形变
  • 4篇库仑应力
  • 3篇地壳
  • 3篇震后形变
  • 2篇地震同震形变
  • 2篇断裂带
  • 2篇形变分析
  • 2篇速度场
  • 2篇裂带
  • 2篇库仑应力变化
  • 2篇滑动速率
  • 2篇高频GPS
  • 2篇GNSS
  • 2篇GPS测定
  • 2篇GPS观测
  • 2篇M

机构

  • 18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8篇余建胜
  • 16篇赵斌
  • 14篇王东振
  • 9篇谭凯
  • 3篇李琦
  • 2篇乔学军
  • 2篇张彩红
  • 2篇聂兆生
  • 2篇陈威
  • 2篇熊维
  • 1篇邵德盛
  • 1篇徐锐
  • 1篇董培育
  • 1篇王明明
  • 1篇刘刚
  • 1篇陈正松
  • 1篇许文斌
  • 1篇王琪
  • 1篇房立华
  • 1篇林牧

传媒

  • 6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米尔-天山主要断裂滑动速率的GPS研究
1、意义帕米尔-天山位于印度-亚欧板块碰撞带的西北部,是由印度-欧亚板块构造运动形成的再生造山带。帕米尔构造结是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碰撞的两个突出支点之一,是中国大陆受板块动力作用最强烈、强震频发的地区之一,也是揭示青藏高...
王东振赵斌祁玉杰余建胜
文献传递
GNSS约束的2022年泸定M6.8地震滑动分布及同震应力变化
2024年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县发生M6.8级强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东南末端,野外地质调查初步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并未发现明显的地表破裂迹象.本文基于震后科考GNSS流动观测和震中周边连续站观测资料,解算并提取震中90 km范围内31个测站的静态水平向同震位移.结果显示:GNSS同震形变场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左旋走滑特征,观测到的最大水平向同震位移达23 cm,震中距50 km范围内同震位移量普遍大于1 cm.基于GNSS观测资料反演得到的同震滑动分布显示泸定地震地表破裂主要集中在磨西至田湾之间,主破裂深度2~8 km,最大滑动量~1.96 m,地震矩9.25×10^(18)N·m,对应矩震级M_W6.6.静态库仑应力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增强了震源破裂区周边活动断层的库仑应力,并触发了大量余震,余震主要发生在库仑应力增强区域.结合震间闭锁分布、历史地震及库仑应力变化,我们认为未来需要密切关注与磨西断裂交接的安宁河、大凉山断裂以及康定—磨西段的地震危险性.
余建胜赵斌赵斌刘刚董培育徐锐刘刚黄功文房立华徐锐陈正松林牧聂兆生房立华
关键词:GNSS同震位移库仑应力变化
1923年仁达地震与1973年炉霍地震的破裂模型及触发关系研究
2020年
采用1923年仁达M S7.3地震和1973年炉霍M S7.4地震地质考察的同震破裂数据,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和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历史地震破裂模型。以仁达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为扰动源,采用PSGRN/PSCMP程序计算其在断层面上产生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仁达地震最大滑动量约为3.3 m,矩震级为M W7.0;炉霍地震最大滑动量约为3.7 m,矩震级为M W7.3。2次地震的最大滑动量均位于浅部0~5 km,且震源机制相似,以左旋走滑为主。仁达地震同震及震后效应引起炉霍地震震中区域的库仑应力增强约29.79 kPa,达到地震触发阈值10 kPa。
杨见兵赵斌杜瑞林余建胜王东振
关键词:库仑应力变化
流动GPS观测资料能否用于地壳垂直形变监测?——以中国大陆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长期GPS连续观测可获取高精度的垂直形变速度场,但多期GPS流动观测资料能否用于地壳垂直形变监测尚不明确。本文首先对中国大陆260个陆态网络基准站和2000个GPS流动站1999~2019年的观测资料进行高精度统一处理,获得各站点的时间序列和速度场,对筛选出的226个基准站和226个流动观测站的垂直形变速度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5%的连续GPS观测站的垂直形变速率误差小于0.5 mm/a,约50%的流动GPS观测站的垂直形变速率误差大于1 mm/a,约40%的流动站与连续站的垂直形变速率残差值大于2 mm/a,且约50%的流动GPS站点的垂直形变趋势与连续站不一致。西部地区的流动GPS观测站的垂直形变监测精度比东部高,这可能与东西部的观测环境和站点稳定性存在差异有关。对GPS连续站和流动站的垂直形变速度场的精度和残差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大陆流动GPS观测资料不适用于监测垂直形变小于2 mm/a的地区。
王东振赵斌余建胜谭凯
关键词:垂直形变残差
InSAR数据约束的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震间滑动速率及浅部蠕滑特征
2023年
作为中国大陆最为活跃的断裂带之一,鲜水河断裂现今的滑动模式,尤其是北西段的浅部蠕滑特征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文中首先利用Sentinel-1卫星降轨数据,基于小基线集时序分析(SBAS)方法获取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2014—2021年的地表视线向(LOS向)平均速度场;再采用弹性螺旋位错模型拟合InSAR跨断层剖面速度,估计断层的长期滑动速率和浅部蠕滑速率;最后结合黏弹性地震周期模型分析炉霍段地震的复发周期、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变对滑动速率估计的影响。InSAR处理结果显示,断层两侧LOS向速度场呈现出明显的速度差异。使用弹性螺旋位错模型估计得到的鲜水河断裂北西段的断层滑动速率为7.2~11.0mm/a,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断裂带浅部蠕滑速率为0.3~3.1mm/a,蠕滑主要集中在虾拉沱和道孚—松林口之间。基于历史地震的复发周期及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和上地幔黏滞系数的研究,文中采用黏弹性地震周期模型反演得到炉霍段的滑动速率为(7.91±0.3)~(9.85±0.4)mm/a,略低于纯弹性螺旋位错模型的结果((10.14±0.5)mm/a)。
陈毅赵斌熊维王伟余鹏飞余建胜王东振陈威乔学军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
帕米尔-天山主要断裂滑动速率的GPS研究
王东振赵斌祁玉杰余建胜
高精度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研究进展
2017年
针对地球动力学等对毫米级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需求,介绍了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现今顾及测站非线性运动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局限性,并在毫米级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改进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对高精度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余新平谭凯赵斌王东振余建胜
关键词:国际地球参考框架毫米级地心运动
利用GPS观测资料分析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震前及震后形变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对尼泊尔M_S8.1地震前后附近区域GPS台站记录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震区以及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地震前后GPS站点速度场以及震后形变场。震前速度场显示,喜马拉雅构造带整体呈现出约16mm/a的压缩特征。同时,震前喜马拉雅构造带根据形变特征可分为东、中、西3段,其地震发生在中段,主要以北向挤压为主,而东西两段分别具有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的特征。震后GPS站点形变场显示,此次地震对中国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影响较大,其最大震后位移达20mm左右。震后速度场显示,本次地震对尼泊尔地区以及中国藏南地区的构造形变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年推挤速度减小,藏南地区的南北向运动速率减小,而东西向速度有增大的现象。这一现象可能对藏南地区的走滑断层有较大影响。
王东振赵斌余建胜谭凯
关键词:速度场
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同震形变和破裂滑动初步研究结果
2017年
分别以三角测量获取的同震形变、GPS与三角测量联合获取的同震形变为约束,先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反演1970年通海地震单断裂矩形断层破裂模型,然后用约束变量的最小二乘法反演地震滑动分布模型。根据两套数据用模拟退火算法获得的单矩形断裂模型的倾角都超过80°,破裂长度都接近100km,破裂出露地表,以走滑为主。根据两套数据用约束变量的最小二乘法反演获得的两个破裂滑动分布模型,矩震级Mw=7.4,最大破裂位置和破裂深度大致相同,西北段破裂分布比较接近,而东南段差异较大。根据GPS和三角测量确定的东南段破裂滑动较大,可能是根据GPS和三角测量计算同震变形时,由于没有坐标转换公共点而引入一些较大的误差;也可能是用三角测量计算同震形变时低估了断裂东南端的变形。
谭凯王琪余建胜聂兆生邵德盛张彩红
关键词:GPS同震形变地震破裂
2015年西藏定日M_(W)5.7地震震源参数估计和静态应力触发研究
2022年
采用InSAR形变监测资料计算2015年西藏定日M_(W)5.7地震同震形变场,反演发震断层几何参数和滑动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尼泊尔M_(W)7.8主震对定日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影响。综合分析地震滑动机制和构造特征,认为定日断层为西倾隐伏断层。反演结果表明,地震破裂相对集中,主要深度在6~9 km,破裂以正断滑动为主。发震断层走向约178°,倾角约48°,破裂区长约5 km,宽约5 km,最大滑动量约0.2 m,释放的地震矩约3.7×10^(17) N·m,对应矩震级M_(W)5.6。尼泊尔主震同震库仑应力在定日地震震源处约为0.2 bar,造成藏南申扎-定结拉张地堑应变加载。
方金玲赵斌余建胜陈威
关键词:滑动分布反演库仑应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