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俊

作品数:12 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8篇土壤
  • 7篇表层土
  • 7篇表层土壤
  • 7篇层土
  • 6篇有机氯
  • 6篇有机氯农药
  • 4篇污染
  • 2篇地下水
  • 2篇沿岸
  • 2篇污染特征
  • 2篇河水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水
  • 1篇地积累指数
  • 1篇地积累指数法
  • 1篇东北部
  • 1篇多氯联苯
  • 1篇形态分析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青岛大学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何俊
  • 11篇杨永亮
  • 10篇路国慧
  • 7篇朱晓华
  • 6篇潘静
  • 5篇刘晓端
  • 5篇吴学丽
  • 4篇罗松光
  • 3篇徐清
  • 2篇黄启飞
  • 2篇黄园英
  • 1篇刘久臣
  • 1篇李奇
  • 1篇刘咸德
  • 1篇武振燕
  • 1篇卢延娜
  • 1篇沈亚婷
  • 1篇饶竹
  • 1篇黄毅
  • 1篇王晓春

传媒

  • 5篇岩矿测试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阳地区河流灌渠沿岸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评价被引量:27
2011年
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单因子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研究了沈阳地区蒲河、浑河、细河以及沈抚灌渠周边农田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As、Hg、Cd、Pb和Cr的最大值出现在细河周边,Zn和Cu的最大值出现在沈抚灌渠周边,Hg、Cd、Pb、Zn、Cu、Cr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在各个区域中差别明显。Cd与Hg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表明Cd、Hg来源相同;Pb、Zn、As、Cu相关性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来源。地积累指数和单因子内梅罗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表明,Cd、Hg、Zn污染在这些河流地区较普遍,Pb、Cu、Cr和As在部分地区受到污染,部分细河沿岸农田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吴学丽杨永亮徐清黄园英路国慧何俊刘晓端
关键词:表层土壤地积累指数法
声环境影响评价新旧导则的对比分析
本文在详细研读1995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和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2009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的基础上,对两版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
卢延娜李晓倩何俊
关键词:声环境环境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河河口段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化合物为研究目标物,黄河河口段为目标研究区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河河口段河水、自来水和浅层地下水中的19种全氟化合物含量,描述研究该区域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规律,并探讨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全氟丁酸和全氟辛酸是黄河河口段水体中最主要的全氟化合物,黄河水中的全氟丁酸和全氟辛酸浓度分别为1.61~4.20ng/L和2.04~3.36 ng/L。浅层地下水中各待测物检出率都很低;自来水中全氟丁酸和全氟辛酸的浓度分别为1.62~3.24 ng/L和4.66~9.34 ng/L;自来水与黄河水中全氟化合物的组成特征明显不同。东营地区黄河水中全氟辛烷磺酸的浓度与国内其他北方城市相比浓度相当,明显低于长江水和珠三角地表水;全氟辛酸的浓度与呼和浩特市周边河水以及北京官厅水库中浓度相当,相比国内其他地区处于较低水平。
路国慧沈亚婷何俊袁帆杨永亮饶竹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全氟化合物河水自来水浅层地下水
广州市公园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测定广州市典型公园的冬季和夏季表层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研究了OCPs的残留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并与附近地区相比较,结合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土壤中OCPs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冬季和夏季土壤中,六六六类(HCHs)的残留水平分别为0.29~6.26ng/g和0.60~8.07ng/g,平均值分别为2.06和2.44ng/g;滴滴涕类(DDTs)的残留水平分别为3.27~38.8ng/g和1.46~35.5ng/g,平均值分别为12.4和12.5ng/g。两类OCPs都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自然背景值。较低的α-HCH/γ—HCH比值和γ—HCH〉β-HCH,有可能仍有林丹的使用所致。一些公园可能有新的外源DDTs的输入。历史悠久且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公园土壤中OCPs含量明显偏高。对于大多数新建且相对偏僻的公园而言,表层土壤一般都未见明显的OCPs污染。
何俊杨永亮潘静路国慧吴学丽朱晓华武振燕
关键词: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公园
沈阳地区河水及沿岸地下水中卤代烃的污染特征被引量:12
2009年
选择沈阳地区主要河流(浑河、蒲河、细河、沈抚灌渠)地表水及其沿岸地下水进行卤代烃的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卤代脂肪烃和卤代单环芳烃的污染分布特征。浑河和蒲河河水中卤代烃检出率较低,以二氯甲烷为主,检出率为33.3%。检出率高值区主要在细河和沈抚灌渠,13种卤代烃被检出。在30个站点地表水样品中有6个站点卤代烃个别化合物浓度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13个监测井中,有1个井水的1,2-二氯乙烷浓度(101.1μg/L)超标。卤代烃污染以细河上游和中游以及沈抚灌渠上游最为突出。在细河上游大于镇和中游彰驿镇河水中卤代烃的含量较高,可能与沿岸化工企业有关。沿岸土壤层中砂层为受污染的河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条件,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路国慧杨永亮刘晓端黄毅何俊徐清黄园英
关键词:卤代烃地表水地下水
东部沿海典型城市食用鱼和鸭中二噁英的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对青岛海鱼和上海崇明岛淡水鱼、鸭样品中二噁英(PCDD/Fs)质量分数(以脂肪计)的分析测定,并根据每日摄入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青岛海鱼和崇明岛淡水鱼中w(2,3,7,8-PCDD/Fs)的平均值分别为54.5和33.2pg/g.崇明岛鸭肉中w(2,3,7,8-PCDD/Fs)平均值为12.6 pg/g.与国内外相比,w(2,3,7,8-PCDD/Fs)较低.PCDD/Fs的毒性当量浓度(WHO-TEQ)平均值为7.04 pg/g.通过每日摄入量估计,两地人群的PCDD/Fs每日摄入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杨永亮潘静朱晓华刘晓端何俊罗松光刘咸德
关键词:二噁英
广州市海珠区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及其土-气交换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在冬夏两季对广州市海珠区表层土壤和空气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采样和分析,对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六六六类(HCHs)含量水平在2007年冬季和2008年夏季分别为0.57~8.77ng/g和O.30~14.9ng/g,平均值分别为2.87ng/g和3.04.g/g,都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冬季和夏季滴滴涕类(DDTs)含量水平分别为3.69~697.7ng/g和0.88—263.3ng/g,平均值分别为85.5.g/g和39.4ng/g。海珠区部分地点DDTs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DDTs为该区域表层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在研究区域对逸度模型进行了初步应用。
朱晓华杨永亮路国慧吴学丽何俊罗松光
关键词: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
崇明岛东北部表层土壤及近地表大气中HCHs DDTs污染及土-气交换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对崇明岛东北部表层土壤和大气中HCHs和DDTs两类有机氯农药的测定,对其残留现状和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浓度为0.40~20.0ng·g-1,DDTs浓度为0.78~163.2ng·g-1,绝大部分地区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近期没有新的HCHs和DDTs污染源输入;近地面大气中气相HCHs和DDT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8~2.26ng·m-3和0.17~0.98ng·m-3。研究表明大气长距离传输对该区域的有机氯农药污染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初步运用逸度概念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分析,发现HCHs和DDTs的逸出方向绝大部分地区为从土壤向大气挥发。
朱晓华杨永亮路国慧潘静吴学丽何俊李奇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土壤逸度
广东省部分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高山冷凝结效应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梅花布点法采样,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分析,对广东省两处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中OCPs(有机氯农药)和PCBs(多氯联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浮山表层土壤中w(OCPs)和w(PCBs)分别为3.77~9.51和1.85~4.06 ng/g,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海拔888和824 m.南岭表层土壤中w(OCPs)和w(PCBs)分别为1.47~2.23和1.15~2.49 ng/g,最大值均出现在海拔1 900 m.在表层土壤中大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浓度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高山冷凝结现象,累积规律基本上符合Mountain-POP模型.但由于研究区域与Mountain-POP模型假设区域有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的差异,一些化合物的高山冷凝结规律与Mountain-POP模型存在一定差异,该现象应为所研究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所致.化合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因素可影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累积效果.
朱晓华杨永亮路国慧何俊吴学丽潘静黄启飞
关键词: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
广州部分区域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在冬、夏两季对广州市部分市区和远郊区的表层土壤样品中OCPs(有机氯农药)的采样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分析,对OCPs残留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w(HCHs)为0.29~14.90 ng/g,未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w(DDTs)为nd~697.70 ng/g.海珠区和黄埔区部分地点w(DDTs)超过一级自然背景值.DDTs为主要残留有机氯农药,平均占w(OCPs)的85.1%.所观察到的较低的w(α-HCH)/w(γ-HCH)(小于1)和w(γ-HCH)>w(β-HCH)的结果,有可能是林丹输入所致.一些地点可能有新的DDT输入.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表层土壤中w(OCPs)为工业区>农田>果园>未利用地>居民区绿地>森林公园.
朱晓华杨永亮潘静何俊路国慧罗松光黄启飞
关键词: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土地利用类型污染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