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召清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源岩
  • 1篇生烃
  • 1篇生烃史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活化能
  • 1篇川东
  • 1篇川东北
  • 1篇大隆组

机构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粮生化能源...

作者

  • 1篇卢双舫
  • 1篇薛海涛
  • 1篇于召清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确定川东北地区大隆组烃源岩的生烃特征,选取广元矿山梁大隆组的暗色泥岩进行了Rock-Eval(开放体系)热模拟实验。同时选取飞仙关组抽提物进行了金管(密闭体系)热模拟实验以确定大隆组原油裂解成气特征。通过热模拟实验数据对成烃动力学模型进行标定。标定的大隆组泥岩样品动力学参数揭示其样品活化能主要分布在(190—230)kJ/mol之间,平均活化能为212 kJ/mol。川东北地区大隆组成烃史指出大隆组烃源岩自210 Ma左右开始大量生烃,到170 Ma(中侏罗世)干酪根生烃基本结束。油裂解成气主要发生在(180—160)Ma期间。川东北地区大隆组开江-梁平海槽和广元-旺苍海槽内平均生气强度为(10—20×10~8)m^3·km^2,大隆组烃源岩累计生气量达到32.63×10^(12)m^3。大隆组烃源岩生烃期短,成烃期较晚,对成藏贡献大。
刘敏卢双舫薛海涛于召清王桂华黄立明
关键词:川东北大隆组活化能生烃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