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艳霞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院感染
  • 2篇儿科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医院感染分析
  • 1篇手卫生
  • 1篇小儿
  • 1篇小儿发热
  • 1篇疗效
  • 1篇护理
  • 1篇给药
  • 1篇给药途径
  • 1篇儿科病
  • 1篇儿科病房
  • 1篇儿科医院感染
  • 1篇发热
  • 1篇病房
  • 1篇不同给药途径
  • 1篇布洛芬

机构

  • 3篇孝感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屠燕屏
  • 3篇鲍艳霞
  • 2篇饶争丽
  • 2篇徐晶晶
  • 1篇汪友兰
  • 1篇孔珍珍
  • 1篇潘红英
  • 1篇高纯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医护人员手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对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医院儿科住院患儿1 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减少接触性感染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儿科医院感染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以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与干预前对比,医护人员实施无菌操作前、与患儿接触前、接触后、患儿血液接触后、患儿周围坏境接触后手卫生依从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为1.00%,干预前感染率为1.50%,干预期间感染率为0.89%,干预后感染率为0.59%,与干预前对比,干预后医院感染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8例医院感染患儿分离出病原菌16株,干预期间5例医院感染患儿分离出病原菌10株,干预后3例感染患儿分离出病原菌7株,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链球菌为主。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对儿科医院感染存在直接影响,手卫生干预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屠燕屏汪友兰鲍艳霞徐晶晶孔珍珍高纯潘红英
关键词:手卫生医护人员儿科医院感染
布洛芬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索布洛芬不同给药途径对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发热患儿1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应用布洛芬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观察组则予以布洛芬混悬液灌肠,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后体温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2 h内两组患儿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6,8 h时,观察组患儿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布洛芬治疗小儿发热,可以产生较好的临床疗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给药方式,直肠给药降温持续时间长,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屠燕屏鲍艳霞饶争丽徐晶晶
关键词:布洛芬给药途径发热疗效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儿科病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9月-2014年6月儿科病房2 98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患儿基础疾病构成、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等。结果共7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4%;感染部位包括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和口腔,分别占40.3%、20.8%、15.3%、11.1%、8.3%和4.2%;基础疾病包括呼吸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胃肠道疾病和其他,分别占52.8%、20.8%、12.5%、8.3%和5.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8.0%,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占28.7%,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13.3%,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胃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溶血性葡萄球菌。结论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为降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治疗效果,应做好预防感染措施,加强感染病原菌监测,掌握病原菌动态,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案。
屠燕屏饶争丽鲍艳霞
关键词:儿科病房医院感染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