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油田
  • 3篇油藏
  • 2篇单砂体
  • 2篇地质
  • 2篇地质建模
  • 2篇油藏数值
  • 2篇油藏数值模拟
  • 2篇砂体
  • 2篇剩余油
  • 1篇油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田
  • 1篇油气田开发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措施
  • 1篇张天渠油田
  • 1篇中高含水期
  • 1篇三维地质
  • 1篇三维地质建模
  • 1篇砂岩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陈琼瑶
  • 3篇黄文欢
  • 2篇谢丛姣
  • 1篇龙卫江
  • 1篇黎锡瑜
  • 1篇关振良
  • 1篇杨永利
  • 1篇刘明生
  • 1篇贾振甲
  • 1篇郭正怀
  • 1篇王国顺
  • 1篇李远光

传媒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内江科技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层次地质建模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地质建模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油气田开发水平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某油田C区为例,分别以河道充填复合体、单期砂体、小洪水期形成的填充砂体三个层次建立地质模型。体现出低级界面所建立的模型更能够体现储层空间的砂泥岩空间分布规律,更好地表征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精度的模型提高了历史拟合的精度,并且能够准确揭示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黄文欢陈琼瑶
关键词:单砂体油藏数值模拟非均质性剩余油
基于砂岩微观孔隙模型的水驱油效果研究--以张天渠油田长2油层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应用砂岩微观孔隙模型驱替实验技术,首次研究了张天渠油田长2油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水驱油微观机理、孔隙结构与水驱油效率的关系。通过不同驱替压力、注入水倍数下的水驱油效率驱替实验证明油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直接影响水驱油效果。分析了不同渗透率砂岩模型的驱替压力、注入倍数与驱油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残余水、残余油的分布特征,认为非活塞式驱油、绕流、卡断是残余油形成的主要原因。该实验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油田注采方案、提高水驱油效率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谢丛姣刘明生王国顺陈琼瑶
关键词:水驱油机理残余水残余油
双河油田核三段VⅡ油组措施增油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老油田的增产措施大都很频繁。但是对于措施增油量以及油田自然递减率的计算并没有很好的方法。文中通过详细解剖双河油田核三段VII油组下层系补孔、换泵、堵水措施增油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探讨一套适用中高含水期老油田措施产量的预测方法,为寻找油田自然递减规律提供依据。
陈琼瑶谢丛姣黎锡瑜龙卫江李远光
关键词:增产措施提高采收率中高含水期自然递减
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下二门油田某油组Ⅱ断块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模拟。充分考虑物性、构造和井网等主要影响因素,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聚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物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但是物性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仍然存在明显的影响。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更加集中且剩余油富集区含油饱和度较高,呈条带状和片状分布。断层附近和砂岩尖灭部位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
郭正怀关振良杨永利黄文欢贾振甲陈琼瑶
关键词:聚驱剩余油三维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下二门油田
盐间砂岩油藏地质建模——以王场油田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盐间砂岩油藏储集层为砂体规模小、几何形态与叠置关系复杂、连续性差的透镜状砂体,另外盐-砂的组合关系使得砂泥岩地层与盐岩层在空间上形成错综复杂的"指状交叉带",加强了储层建模对储层内部结构描述的难度。以王场油田北区为例,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地震、试井、取心及动态等资料,针对盐间砂岩油藏储层地质建模的难点,从构造模型、地层模型、单砂体单元结构模型、属性模型等方面,系统地介绍盐间砂岩油藏建模的方法和技术。
黄文欢陈琼瑶
关键词:单砂体建筑结构潜江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