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技术
  • 1篇植物
  • 1篇沙生
  • 1篇沙生植物
  • 1篇生物量
  • 1篇梭梭
  • 1篇腾格里沙漠
  • 1篇土地荒漠化
  • 1篇土壤
  • 1篇最佳波段
  • 1篇物量
  • 1篇小球藻
  • 1篇荒漠
  • 1篇荒漠化
  • 1篇荒漠化土壤
  • 1篇根系
  • 1篇光度
  • 1篇分光
  • 1篇分光光度计

机构

  • 4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赵之旭
  • 4篇张伟
  • 4篇陈玉桂
  • 2篇潘竞洋
  • 2篇李梅英
  • 1篇吴良柏
  • 1篇王红军
  • 1篇高万功
  • 1篇徐俊生

传媒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低碳世界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腾格里沙漠沙生植物梭梭根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研究甘肃省武威地区天然梭梭根系形态特征与生长状况,选取不同龄级标准木,采用全根挖掘法观察根系形态特征、风干称重法计算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烘干法(100℃)测定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梭梭垂直根系发达,具有迂回生长的特点,侧根少,水平根系主要分布在40~90cm土层;不同树龄梭梭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重变动为42%~47%;梭梭土壤水分稳定层为30~90cm,该层土壤含水量平均为2.33%。
赵之旭陈玉桂邱池美李梅英张伟王红军潘竞洋
关键词:沙生植物梭梭根系生物量
东沙窝沙漠区不同造林技术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对东沙窝沙漠区采取提前整地、压沙等方式,选用良种壮苗、蘸泥浆、覆沙、平茬复壮、纯林改混交林等综合技术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普遍提高,小气候环境明显改善:植被区风速比旷野区降低了25.8%~32.6%;灌木固沙林在夏季降低气温10℃左右,降低地温6~10℃,冬季地面最高温度提高2~4℃。
陈玉桂赵之旭李梅英张伟
关键词:造林技术成活率
用分光光度计预测小球藻藻液浓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为实现小球藻大面积推广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翔实的技术参数。[方法]通过721型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浓度的小球藻藻液在不同波段光照下的透光度进行测定,确定测定小球藻的最佳照射波段,得到最佳照射波段时小球藻藻液的浓度。[结果]在不同光照对不同浓度小球藻藻液透射的吸光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小球藻的最佳透射波段为670 nm。同时,得出670 nm光照下吸光度与小球藻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1.479 7+0.987x,相关系数为0.991,说明相关性较好。推导了当量浓度(C)与透光度(I)的公式,C=-ln(I/I0)/(LK),式中L为光径长度(比色皿宽度),K为小球藻细胞的平均截面面积。[结论]用分光光度计间接测量小球藻的浓度是可行的。
潘竞洋赵之旭吴良柏张伟徐俊生陈玉桂付志德
关键词:小球藻最佳波段
荒漠化土壤探试对人工植被恢复工程的研究
2013年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频繁,生态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土地荒漠化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甘肃省因其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了其土地荒漠化相对严重,且沙化土地在不断扩大中。本文对甘肃省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其原因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1-植被恢复工程中的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
张伟高万功赵之旭陈玉桂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