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断裂带
  • 1篇造山带
  • 1篇盆地
  • 1篇前陆
  • 1篇前陆盆地
  • 1篇郯庐断裂
  • 1篇郯庐断裂带
  • 1篇裂带
  • 1篇陆盆
  • 1篇结晶度
  • 1篇大别造山带

机构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杭州市勘测设...

作者

  • 1篇王勇生
  • 1篇王国强
  • 1篇李长城
  • 1篇周爱其
  • 1篇石成

传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期活动的前陆沉积证据被引量:1
2006年
对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剥露地表的时间以及前陆盆地对郯庐断裂带起源的指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前陆盆地上三叠统至下一中侏罗统砂岩的端元组分分析结果指示了前陆盆地的物源区为大别造山带。砂岩成熟度从近断裂带处的1.54左右变化为远离断裂带处的5.4左右,反映了前陆沉积盆地中黄马青群及象山群应是直接来自大别造山带的原地沉积,也说明郯庐断裂带在晚三叠世时可能已经存在于大别山东缘。伊利石的结晶度多数介于0.24°~0.39°(△2θ),多型为2M型和1M+2M1型,指示了当时前陆沉积的热演化温度为190-320℃,从而反映了前陆沉积的最大原始埋深约为10000m。
石成王国强王勇生李长城周爱其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郯庐断裂带前陆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