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卓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豆
  • 2篇土壤
  • 2篇土壤肥力
  • 2篇菌剂
  • 2篇根瘤
  • 2篇根瘤菌
  • 2篇固定化
  • 2篇肥力
  • 2篇复合菌
  • 2篇复合菌剂
  • 1篇生物量
  • 1篇无机肥
  • 1篇物量
  • 1篇磷细菌
  • 1篇酶活
  • 1篇酶活性
  • 1篇解磷
  • 1篇互作效应
  • 1篇花生
  • 1篇花生根瘤菌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卓
  • 3篇韩梅
  • 3篇王慧达
  • 3篇李晓旭
  • 1篇白洪志
  • 1篇张鹏
  • 1篇韩晓日
  • 1篇孙婉怡
  • 1篇刘建国
  • 1篇魏冉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固定化菌剂与无机肥混合肥效研究
2013年
将菌种大豆根瘤菌(R12)、解磷菌(S7)、解钾菌(C1)制作成复合菌剂,并进行不同固定化处理。以大豆为试验作物,探讨不同施肥方法对大豆(鼓粒期)生物学性状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及作物的氮磷钾含量和作物的生物学性状。
李晓旭王慧达王卓张鹏
关键词:复合菌剂固定化大豆无机肥土壤肥力
复合包埋菌剂对大豆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将大豆根瘤菌R12、解磷菌S7、解钾菌C1制作复合菌剂,并进行包埋和草炭吸附处理。以大豆作为试验作物,在大豆鼓粒期和成熟期对大豆的生长与土壤肥力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包埋菌剂与对照相比,植物株高、干重、根瘤数和百粒重分别增加16.64%、79.41%、40.83%和18.59%。对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测定表明:包埋菌剂与对照相比,鼓粒期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增加68.81%、196.15%和21.05%,成熟期分别增加59.31%、145.45%和20.00%。包埋菌剂与空白对照相比鼓粒期植物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71.02%、50.00%和32.61%,成熟期分别增加67.63%、41.66%和22.40%。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鼓粒期包埋菌剂与对照组相比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5.35%、41.70%和13.43%,成熟期分别增加4.19%、42.67%和21.28%。比较不同剂型菌剂的效果,包埋菌剂要优于草炭菌剂。
李晓旭王慧达王卓刘建国孙婉怡韩梅白洪志
关键词:复合菌剂固定化大豆土壤肥力
大豆根瘤菌与磷细菌混合培养下的互作效应被引量:4
2013年
对研究室保藏、无拮抗作用的菌种大豆根瘤菌R12和磷细菌S7进行不同的培养处理,根据生物量及解磷量的变化,探讨二者间相互作用的效应。试验共设5个处理:R12单独培养,S7单独培养,(R12+S7)混合培养,(R12+S7单独培养后的除菌上清液)混合培养,(S7+R12单独培养后的除菌上清液)混合培养,定期测定活菌数和解磷量,结果表明,R12和S7对彼此的生长有不同的促进作用,混合培养下R12为优势菌株活菌数增加明显,S7的活菌数增长幅度较小,但对S7解磷量,混合培养和加R12单独培养后的除菌上清液较S7单独培养高出23.6%和27.8%,由此推测S7单菌解磷能力有所提高。
韩梅王慧达李晓旭王卓魏冉
关键词:根瘤菌磷细菌互作效应生物量解磷
1株高效花生根瘤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4
2013年
从辽宁多地花生种植土壤及其鲜根瘤初步筛选到30株花生根瘤菌,进一步通过回接盆栽花生,测定花生根瘤数、根瘤干重,以及鲜根瘤固氮酶活性、植株全氮量等,筛选出1株结瘤固氮能力较强花生根瘤菌wz-6,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圆明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为开发优质花生根瘤菌菌剂奠定基础。
韩梅王卓韩晓日
关键词:花生根瘤菌固氮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