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光玉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育
  • 2篇国家公园
  • 1篇单木
  • 1篇断面积
  • 1篇对文
  • 1篇胸高断面积
  • 1篇游客
  • 1篇游客感知
  • 1篇针叶
  • 1篇针叶林
  • 1篇人为火
  • 1篇生长量
  • 1篇生境
  • 1篇生境丧失
  • 1篇生命周期
  • 1篇生命周期评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中碳
  • 1篇中外合作办学

机构

  • 8篇不列颠哥伦比...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福建林业职业...

作者

  • 8篇王光玉
  • 2篇郭福涛
  • 1篇江京辉
  • 1篇李霞
  • 1篇臧颢
  • 1篇余荣卓
  • 1篇兰思仁
  • 1篇宁金魁
  • 1篇欧阳勋志
  • 1篇朱里莹
  • 1篇孙龙
  • 1篇杨婷婷
  • 1篇徐姗
  • 1篇王伟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林业经济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阔叶次生林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研究
2023年
【目的】阔叶次生林是一种复杂的异龄复层林,林木的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决定了林分的林分质量和碳汇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阔叶复层次生林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BAI)受个体大小、试验林、林层等因素的影响。【方法】以赣南地区3个林分结构各异的阔叶次生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树高及树种组成的差异,分别将3个试验林划分3个林层和6种经营类型,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设19个分位数(τ∈{0.05,0.10,0.15,…,0.90,0.95}),建立了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与胸径(DBH_2021)、高径比(H_D_ratio)、林层、试验林类型、经营类型等之间的非线性回归关系,并采用了AIC、Rτ2、MAD、MD等指标评价各分位数回归模型。【结果】1)3个试验林之间的BAI差异显著,但同一试验林内作业样地和对照样地的BAI差异在统计上表现不显著;2)AIC值最低时的分位数回归模型为log(BAI)τ~log(DBH_2021)+DBH_2021+H_D_ratio,分位数τ=0.45时,BAI的分位数模型最优,此时BAI的最佳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Rτ2为0.5353,考虑林层、试验林类型、经营类型时,拟合系数又分别提高了10%,分别为0.6383(考虑林层、试验林类型)、0.6389(考虑林层、经营类型);3)log(DBH_2021)、H_D_ratio、林层、发育阶段、经营类型对BAI的影响都是正效应。【结论】基于胸径、高径比、林层、试验林类型、经营类型构建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分位数模型可为阔叶次生林的提质增效技术提供量化依据。
宁金魁王光玉王光玉黄锦程欧阳勋志欧阳勋志臧颢
关键词:分位数回归模型阔叶次生林林层
混合效应模型在林火发生预测中的适用性被引量:2
2022年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建立科学准确的林火预测预报模型对林火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不同气象因子为主要预测变量,基于Logistic回归和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建立福建省林火发生预测模型,通过对比Logistic基础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度和预测精度,研究混合效应模型在林火预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Logistic基础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64,验证准确率为60.4%。添加随机效应后,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精度均获得了提升。其中,考虑行政区划和海拔差异效应的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的表现最优,其AUC值和验证准确率分别比基础模型提升0.057和6.0%。用此混合效应模型对福建省各地区的林火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福建省西北部和南部为林火中高发区域,西南部和东部为林火低发区域,与实际观测的火点分布一致。混合效应模型在数据拟合和林火发生预测方面均优于Logistic基础模型,可作为林火预测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张珍杨凇朱贺王光玉郭福涛孙帅超
关键词:LOGISTIC回归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被引量:23
2020年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是当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教育基本要素、游客感知评价,提出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框架。运用语义差异法,以自然资源基础、人员素质、标识系统和自然教育媒介4个因素作为基准,确定与准则层对应的12个指标,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评分表,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量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建议未来体系构建中要挖掘自然本底资源、推广特色自然教育项目,完善自然解说系统、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育人功能。
李霞余荣卓余荣卓王光玉
关键词:游客感知聚类分析
气候变化对文冠果适宜生境及空间迁移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以文冠果当前地理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物种分布模型(SDM)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物种适宜生境及其空间迁移趋势,进而识别可能引起迁移的气候异常因子.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文冠果适宜生境集中于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中部及南部,以及青海东部边缘、内蒙-陕西边界区域、河南北部和河北西北部边缘等地区;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文冠果适宜生境呈现出整体分布格局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高适宜生境略有缩减且向东迁移的趋势,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生境丧失率为3.73%~16.6%;在未来极端气候变化情景下,文冠果空间迁移格局绝大部分适宜生境仍为恒有稳定区,迁出丧失区主要集中在适宜生境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且呈连续分布,迁入新增区仅零散分布于适宜生境的边缘地带,包括内蒙与陕西交界处、山西北部等地;采用多元环境相似度面(MESS)和最不相似变量(MOD)空间分析识别出气候异常区主要位于当前适宜生境的南北边缘,与空间迁移格局相一致.可能引起空间迁移的气候异常因子主要为年平均温度、降水量变异系数和年均降水量.空间迁移区域作为气候变化的高敏感区应予以重视,同时应针对不同的空间迁移区域制定合理有效的资源利用和土地管理策略.
张殷波刘彦岚张晓龙秦浩王光玉王伟
关键词:气候变化
我国北方针叶林人为火发生的预测模型被引量:19
2015年
我国北方针叶林带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储藏地,也是林火发生的重灾区,其自然火和人为火所占比例相当.气象因子、地形特征、植被条件、人为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人为火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国内目前应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北方针叶林带人为火影响因子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本文基于1974—2009年间人为火的空间地理坐标,结合研究地的气象因子、基础地理信息及矢量化林相图,应用Arc GIS 10.0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和SPSS 19.0的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影响人为火发生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并建立人为火发生的概率模型.利用HADCM2模式下研究区域未来气象数据对塔河地区2015年人为火发生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距离铁路距离(x1)和平均相对湿度(x2)对研究区域人为火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并得到火险概率模型P=1/[1+e-(3.026-0.00011x1-0.047x2)].模型校验结果显示,模型的准确度可达到80%.林火发生预测结果表明,塔河地区2015年4—6月、8月为人为火高发期,其中,4—5月的林火发生概率最高.从火险空间分布来看,高火险主要集中在塔河西部和西南部,铁路线路主要包含在此区域.
郭福涛苏漳文王光玉王强孙龙杨婷婷
关键词:人为火
竹产品生命周期中碳足迹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竹子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会转移存储在竹产品中,并在产品碳足迹中以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形式被扣除。目前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甚少,且多集中在竹林培育经营阶段的碳固定,忽略了竹产品的碳转移和碳存储。文中简要介绍了基于生命周期评估(LCA)的碳汇计量标准,通过分析主要工程竹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发现:1)在LCA碳足迹评价标准中,以ISO14067和PAS2050应用最广;两者在目的和范围、抵消、数据和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相对一致,在分配和产品比较上存在不同。2)竹产品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能源结构和加工能耗、运输方式、使用添加材料、加工工艺及产品寿命。3)因加工工艺、能源结构、分析标准和方法、功能单位、系统边界不同,不同类型竹产品碳足迹的评估结果之间难以直接比较,可以通过减少重组竹竹单板生产阶段和胶合层积竹竹条制备阶段的电力和能源消耗减少其碳足迹。4)手工竹工艺品因运输和包装中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碳足迹偏高。研究结果将为双碳背景下增加产品碳封存、调控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龙超王光玉鲁德江京辉潘春豫翟洪波黄克标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估竹产品碳足迹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林业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学院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近20年来,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热潮的兴起,其办学方向、教学质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众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以人文社科类、商业金融等学科为主的项目居多,涉及环境与自然资源方面的合作项目较少,相应的研究也不多。本文以中国教育部批准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4所高等农林院校共同举办的涉林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通过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从人才培养与项目管理、林科专业国际化建设、学生服务与管理等3个方面阐述了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在林业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与影响。通过对超过550余名项目学生(其中毕业生340名)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并在中加高校长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的合作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经验总结。研究认为,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开展离不开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开透明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优质互补的教学计划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林业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和师资队伍的重点建设。同时,研究认为,项目管理者需要厘清林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阶段性总结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有效地实行整改措施,并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朱欣欣马懿晴王光玉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林业教育
全球跨界保护研究及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被引量:2
2020年
作为全球自然保护地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跨界保护对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然而,跨界保护研究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快速了解并借鉴全球跨界保护研究经验,梳理跨界保护研究热点,判断研究发展趋势,成为这一阶段我国国家公园开展跨界保护研究的当务之急。通过CiteSpace文献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工具,对跨界保护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将12个跨界保护研究知识聚类划分为“G1跨界物种”、“G2社会-经济-生态系统”、“G3军事争端与解决途径”、“G4跨界保护决策”4大热点研究方向。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形成4点启示:(1)匹配物种保护规模,完善跨界生态系统;(2)联合双边意愿,寻求跨界社区发展;(3)搁置领土争议,建立跨界合作协定;(4)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优先保护次序。
朱里莹徐姗徐姗兰思仁
关键词:国家公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