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都江堰市地震灾区永久安置点卫生状况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都江堰市地震灾区永久安置点环境卫生状况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为正在建设和尚未开工建设的灾民永久安置点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2009-03,对都江堰市3个建成并入住永久安置点进行现场观察,系统抽样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调查内容包括安置点卫生状况、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居民满意度等。结果共完成90份问卷,回收88份有效问卷。永久安置点选址、饮用水卫生、垃圾粪便处理、消杀制度方面符合卫生学标准,但存在卫生死角、缺乏储藏室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缺陷;3处安置点均未设有医疗点;健康教育设施未修建且活动开展较少;有1处安置点采用分散式供水,存在下游居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的风险;对安置点饮用水卫生状况、生活垃圾收运状况、社区环境状况、卫生防病宣传状况和医疗卫生服务满意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6.7%、96.59%、93.18%、79.55%和56.82%;居民需求度最高的医疗服务和防病知识为疾病诊治和防蚊、蝇、鼠知识和技能,分别为86.36%和65.91%。结论都江堰地震灾区3处永久安置点建设基本符合卫生学标准,居民满意度较高,卫生机构应对已建成和建设中的安置点尽快开展卫生学评估,并对已建成并入住安置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 曾伟廖骏叶庆临杜慧兰熊建华马林
- 关键词:地震灾区卫生状况卫生服务需求
- 都江堰市震后安置点卫生状况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
- 2010年
- 目的分析都江堰市地震灾区不同阶段安置点环境卫生状况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对现阶段安置点防病工作提供建议,为灾民永久安置点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分别在2008年6月、8月,2009年3月三次对都江堰市集中安置点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永久安置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安置点卫生状况、卫生服务需求状况等。结果灾民集中安置经历帐篷聚集点、板房安置点、永久安置点3个阶段,安置点分散式供水人群比例由17.83%降至2.10%;安置点修建排污管网比例由62.38%上升至89.61%,再至100%;垃圾集中收运比例由76.64%上升至94.81%,再至100%;永久安置点居民需求度最高的医疗服务和防病知识分别为疾病诊治和防蚊、蝇、鼠知识和技能,分别为86.36%和65.91%。结论安置点卫生状况逐步好转,但仍存在一定缺陷,应定期对板房安置点进行卫生检查和宣传教育,卫生机构应参与灾后重建规划,并对已建成并入住安置点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活动。
- 曾伟马林叶庆临杜慧兰廖骏熊建华曾伟
- 关键词:地震灾区卫生状况卫生服务
- 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饮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饮食健康教育对新农村社区居民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对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开展饮食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18个农村新型社区的540名居民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前后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干预活动,居民饮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由70.4%提升到79.9%,熟食和生食使用不同的用具以防止交叉污染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6.2%提高到62.9%,凉拌菜现拌现吃的比例由干预前的81.7%提高到92.6%,正确洗手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8.9%提高到78.2%,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健康教育是提高新农村社区居民饮食健康知识和改善饮食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 潘茜叶庆临李晓辉刘熹熊建华
- 关键词:新农村健康教育
- 成都市新农村社区饮水卫生现况调查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的原则,2007-2009年起在成都市三圈层选取20个已建成的新农村社区作为调查点,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结果调查的20个新农村社区中有18个社区人群饮用集中式供水,占调查人数的99.5%;采用集中式供水的方式均进行了消毒处理,89.47%的供水点投入使用后进行了水质检测。饮用水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占61.23%,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占38.77%。水质检测综合合格率为93.10%(27/29),其中达到一级判定标准的占79.31%,达到二级判定标准的占13.79%。结论成都市新农村社区人群的饮用水水质优于前期成都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的调查水平,乡镇集中式供水的水质仅部分达到一级判定标准。建议在成都市建立农村饮用水厂卫生学评价体系。
- 杜慧兰叶庆临曾伟廖俊熊建华傅小鲁
-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饮用水卫生调查
- 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卫生状况及居民健康相关行为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估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饮用水、环境卫生、卫生服务现况及居民入住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等。方法2007-2009年,整群抽样选取20个农村新型社区和12个普通农村社区,对548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20位居民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内容包括环境卫生现况、饮用水检测、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健康相关行为等。结果调查的农村新型社区中90%的社区采用集中式供水,93.10%的水样达标,95%的社区修建化粪池和排污管网,均建立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距最近的医疗机构平均步行时间由入住前的22 min缩短至8 min。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率5项高于普通农村居民(P<0.05)。结论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安全、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居民健康行为均较高,但仍有少数分散式供水、卫生安全风险和居民健康意识差等问题。
- 曾伟叶庆临杜慧兰马林熊建华廖骏
-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卫生饮用水
- 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饮食健康状况调查
- 2013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饮食健康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6个社区的176位居民,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成都市新农村54%的居民在购买食物时检查包装,23.9%的居民不清楚处理熟食和生食时使用不同用具,不同地理环境居民的饮食健康相关行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饮食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 潘茜叶庆临李晓辉刘熹熊建华
- 关键词:新农村饮食健康
- 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知信行调查
- 2009年
- 目的评估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入住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548位居民进行调查,对12位居民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新农村社区居民刷牙、洗手、单独使用毛巾等健康行为明显好于普通农村社区居民。结论新农村社区建设未能明显提高居民健康相关知识和态度,但提高了居民健康相关行为。
- 曾伟叶庆临廖骏马林熊建华杜慧兰
- 关键词:新农村知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