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叠前方位AVO裂缝预测技术在茅口组储层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川东南南川地区茅口组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天然气产量差别大,裂缝控制储层的孔渗性,影响其产量。针对茅口组裂缝型储层,采用叠前纵波方位AVO反演的方法对裂缝发育强度和方向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茅口组地震反射具有明显的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特征,南川地区平桥背斜、东胜背斜裂缝发育程度高,裂缝发育强度在0~30之间。通过现有的生产测试资料分析,水平井测试产气量与裂缝发育强度呈正相关性,高产气井对应的裂缝发育强度大于16。水平段方位与裂缝方向夹角越大,单井产量越高,裂缝预测结果有利于指导高产井部署。
- 刘明李彦婧蓝加达潘兰
- 关键词:方位AVO茅口组
- 适合致密油藏的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技术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进一步提高致密油储层超临界CO_(2)吞吐的开发效果,探索适合致密油藏的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技术,通过原油黏度实验、油气界面张力实验、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原油膨胀系数实验以及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模拟实验,评价了不同类型气溶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其对吞吐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性表面活性剂GRS⁃1的综合性能更加突出,随着气溶性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大,原油黏度、油气界面张力和最小混相压力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原油体积膨胀系数则逐渐增大,并且岩心的吞吐采收率和入口端压力也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混合流体注入量的增加以及闷井时间的延长,岩心吞吐采收率和入口端压力均逐渐增大,并且岩心的渗透率越大,吞吐采收率就越高;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的最佳实验参数为气溶性表面活性剂GRS⁃1的质量分数0.6%、混合流体注入量0.5 PV、闷井时间3 h、吞吐轮次3次。该复合吞吐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致密油藏的采收率,对高效开发致密油藏具有指导意义。
- 刘明蓝加达潘兰李彦婧刘昊娟
- 关键词: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
- 基于叠前同时反演的地层压力预测及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四川盆地及周边页岩气产量与压力系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针对南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压力预测过程中的难点,开展了井-震联合预测工作。以单井测井资料为基础,用实测数据作为约束,对比Eaton法和改进的Fillippone法压力预测结果,选择改进的Fillippone法为工区的压力预测模型并确定公式经验值。通过叠前同时反演获得高分辨率层速度数据,提高了压力预测精度。预测结果与实测对比,误差基本满足工程要求。预测目的层地层压力系数为0.8~1.6,工区西部、北部异常压力较大,连片特征较好,南部、东部趋于正常压力,可依据压力异常区来寻找有利钻探目标。
- 李彦婧张勇潘兰朱峰张一陶
- 关键词:地层压力
- 南川地区页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定量预测被引量:7
- 2023年
- 构造裂缝是影响页岩气单井产能的重要因素,查明裂缝分布规律有助于提高水平井压裂改造效果。结合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裂缝发育情况,采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南川地区不同构造裂缝形成时期的应力场,基于岩石破裂准则建立了构造应力与岩心裂缝密度的转换关系,对构造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南川地区主要发育2期构造裂缝,以剪切裂缝为主,被方解石半充填-全充填,第1期北东—南西走向裂缝形成于燕山中期,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40~158 MPa;第2期北西—南东走向裂缝形成于燕山晚期,最大水平主应力为88~156 MPa。构造裂缝分布受褶皱及断层共同控制,平桥背斜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最高且有效性好,天然气产量也最高。
- 刘明李彦婧潘兰刘昊娟孟庆利
-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
- 基于叠前反演的神经网络孔隙度预测技术——以南川地区为例被引量:10
- 2019年
- 孔隙度是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一个重要因素,获取孔隙度平面特征是优选页岩储层"甜点"的一个关键环节。应用叠前反演技术及概率神经网络技术定量预测南川地区孔隙度,首先在叠前反演过程中,做好道集预处理、地震标定、子波提取,低频模型建立关键技术质量控制,获取高精度叠前反演成果;其次在概率神经网络学习训练过程中,做好交叉验证分析,优选地震属性。通过两种技术方法的结合,有效预测了南川地区孔隙度发育特征,为页岩水平井部署、钻探及区域综合评价提供资料基础。
- 张勇何贵松李彦婧潘兰田波
-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度叠前反演神经网络
- 地应力地震预测方法在南川区块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地应力分布情况是影响页岩储层压裂施工及开采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地震数据的地应力预测可以得到区域应力分布,对区域应力的整体把控及井位部署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地应力经验模型的基础上,以南川区块为例,开展基于岩石弹性参数、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应变量等多源信息的三维区地应力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地应力值与实测值误差率在10%以内,证实了该方法在南川页岩区地应力预测中的可靠性,预测结果对后续页岩气井位部署和压裂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潘兰刘昊娟张勇李彦婧
- 关键词:地应力地层压力页岩压裂
- 测井曲线识别与数字化系统开发及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以图像为载体保存的测井曲线无法被更深入地研究。为了能够从测井图件上得到测井数据,在参考了模式识别等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套测井曲线识别与数据提取系统,提出了一套包括颜色识别、背景网格消除和人机交互剔除干扰的识别提取算法。通过实例验证表明,本系统识别提取速度快准确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 钱鹏刘明李彦婧潘兰
- 构造特征对重庆南川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被引量:8
- 2023年
- 从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南川区块构造特征入手,深入分析分层和分区差异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特征,明确南川地区不同构造特征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川地区在纵向上分为4个滑脱层系,造就了纵向上的4个变形层;②南川地区在横向上从东往西构造受力作用逐渐减弱,从冲断特征变为断展特征,最后变为滑脱特征;③南川地区主要构造特征形成于中燕山期及晚燕山期;④南川地区冲断构造带整体保存条件较差,不利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断展构造带保存条件好,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滑脱构造带整体保存条件好,但由于页岩地层埋深较深,工程工艺成本高,暂时不满足效益开发要求,是未来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 张勇李彦婧潘兰俞若水张一陶
- 关键词:页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