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伟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栅藻
  • 1篇生物量
  • 1篇水华
  • 1篇速率
  • 1篇碳固定
  • 1篇阻遏
  • 1篇物量
  • 1篇磷营养
  • 1篇蓝藻
  • 1篇蓝藻水华
  • 1篇二氧化碳浓度
  • 1篇CO2
  • 1篇除藻
  • 1篇除藻剂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长江科学院

作者

  • 2篇宋立荣
  • 2篇沈伟
  • 1篇殷大聪
  • 1篇周易勇
  • 1篇郑凌凌
  • 1篇郭琪
  • 1篇候杰
  • 1篇周全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磷营养控制与藻存量削减对蓝藻水华的阻遏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原位实验比较了磷营养控制和藻存量削减2种方法对小型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形成早期的影响,测定了水体藻类群落结构、光合系统活性、水温、氮磷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水体藻类生物量从7.87 mg/L上升至14.25 mg/L,蓝藻在藻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由20%升高至40.8%,实验后期水体表面出现蓝藻局部堆积;磷营养控制组(添加钙盐)藻类生物量保持在7.53~9.18 mg/L范围,蓝藻所占比例低于30%,后期水华控制效果明显;施用除藻剂(铜盐)可使藻类生物量迅速下降到1.88 mg/L,同时蓝藻所占比例降低至10%以下,但绿藻在后期形成优势,藻类生物量回升并超过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组藻类生物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为水温(对照)、总磷浓度(磷营养控制)和铜离子浓度(藻存量削减)。总体而言,2种方法均在水华形成早期对小型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水华起到了阻遏作用。
周全候杰沈伟周易勇殷大聪宋立荣
关键词:蓝藻水华除藻剂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培养对两株栅藻碳固定速率及油脂积累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人类在利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会导致大量有害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促进全球气候变暖。微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同时大量的微藻生物质还能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料,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微藻生物固碳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利用微藻光合作用进行CO2固定是一种能量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手段。
郭琪郑凌凌沈伟宋立荣
关键词:栅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