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 作品数:6 被引量:13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三种湿地植物抗寒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在阶段性降温条件下,研究了三种常用湿地植物黄鸢尾(Iris pseudacorus L.)、花菖蒲(Iris ensata Thunb.)及水芹(Oenabthe javanica)叶片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锻炼使湿地植物通过对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性的调节来提高其机体的抗寒性。低温条件下,黄鸢尾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5℃时SOD活性是初始值的5.77倍;花菖蒲保持较高的CAT活性,5℃时其CAT活性是黄鸢尾CAT活性的8.95倍,是水芹CAT活性的3.77倍;水芹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明显提高,温度和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R=-0.755,P=0.050)。综合比较各项生理指标可以得到这三种湿地植物的耐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黄鸢尾>花菖蒲>水芹。
- 梁雪贺锋徐洪肖蕾黄福青徐栋吴振斌
- 关键词:湿地植物低温锻炼抗寒性
-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被引量:73
- 2012年
- 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吸收降解污染物(包括氮磷营养物、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维持湿地环境、传输氧气和分泌化感物质,还能美化景观,并具有经济价值。在湿地植物的选择上,应考虑适地适种,选择抗逆性强、净化能力强、根系发达、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高的物种,同时应注意对不同的物种进行合理搭配。对湿地植物的后续研究应注重这几方面:在实际的运用和管理中应注意慎选外来种,防范外来湿地植物的入侵;对湿地植物进行合理收割;深入研究人工湿地植物的后续利用和资源化。
- 梁雪贺锋徐栋吴振斌
-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功能植物选择
- 人工湿地反硝化外加碳源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2年
- 碳源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电子供体,是影响人工湿地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污水中碳氮比偏低时,需要考虑使用外加碳源提供反硝化电子供体,以保证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对现有人工湿地反硝化碳源补充材料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和糖类物质等传统碳源补充材料易被生物降解,但仍存在运输困难、利用率低、易堵塞等问题;纤维素类物质和工业废水等新型碳源补充材料可以降低投资运行成本,但水力停留时间延长、碳源可控性降低等因素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基于各类型碳源材料的优缺点,未来可考虑使用混合碳源的形式提高污水脱氮效率,并加强投加碳源后氮元素的动力学模型和碳源投加方式优化研究。
- 肖蕾贺锋黄丹萍梁雪徐栋吴振斌
- 关键词:人工湿地碳源氮反硝化
- 不同碳源添加量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以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碱处理过的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作为反硝化碳源补充材料,探讨了不同碳源添加量对系统COD及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经过碱处理的千屈菜材料可以为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提供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源,而且具有缓效持续释放的特点。添加此碳源材料可明显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最高可提升30.85%,但随着C/N比的增加,硝态氮去除率逐渐降低,C/N比为3、5、8时分别为91.20%、87.72%和84.19%。添加碳源量达到C/N比为3时系统能够发生最大程度反硝化,此时不仅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效果得到提高,同时人工湿地除磷能力也有所增强。碱处理过的千屈菜材料在本系统中的最适宜添加量为5 g,即100 g/m2(C/N=3),远低于在进水中为满足反硝化所需调控的C/N比(5~8),可以节约外加碳源成本。
- 肖蕾贺锋梁雪徐栋周巧红吴振斌
- 关键词:碳源反硝化垂直流人工湿地
- 菖蒲过氧化物酶测定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过氧化物酶是植物在低温等逆境条件下酶促防御系统的关键酶之一,其活性可以作为植物抗寒性的一个指标。以菖蒲为材料比较了反应体系、H2O2浓度、pH值及反应时间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物活性测定的较佳反应体系是3 mL;最佳H2O2浓度为0.1%;最佳磷酸缓冲液pH值为6.0;最佳反应时间为4min。该研究结果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冬季植物的筛选与评价研究提供参考,对植物生理实验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梁雪贺锋肖蕾徐洪吴振斌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
- 添加固体碳源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以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位置(表层、上层、中层和下层)添加固体碳源对系统氮、磷及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下层硝态氮去除率低于中层,最适宜碳源添加位置为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下层.添加碳源系统中,碳源添加位置为表层的系统CODCr去除率最高,各系统出水CODCr浓度均低于进水,不引起系统出水中CODCr浓度的增加.添加碳源显著提高脱氮除磷效果,碳源添加位置为下层的系统TN去除率最高,碳源添加位置为表层的系统氨氧化作用明显,出水铵态氮浓度最高,各系统对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差异不明显,但对硝态氮都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碳源添加位置为下层的系统硝化作用最完全,TP去除能力也显著优于其他各系统.添加碳源至垂直流人工湿地下层可以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
- 肖蕾贺锋梁雪黄福青徐栋吴振斌
- 关键词:固体碳源氮反硝化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