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少坚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阴道
  • 2篇阴道病
  • 2篇酸酶
  • 2篇唾液
  • 2篇唾液酸
  • 2篇唾液酸酶
  • 2篇唾液酸酶法
  • 2篇细菌
  • 2篇细菌性阴道病
  • 2篇酶法
  • 1篇细菌性
  • 1篇革兰
  • 1篇革兰染色
  • 1篇BV
  • 1篇病原
  • 1篇病原菌

机构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黄妙儿
  • 2篇黄云平
  • 2篇陈华
  • 2篇陈娟
  • 2篇刘紫荆
  • 2篇梁少坚
  • 2篇洪流

传媒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病病原菌形态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菌形态和特性差异,以提高BV的确诊率。方法选取细菌性评分≥6分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染色计分,并做唾液酸酶试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染色法≥7分及唾液酸酶法阳性,病原菌镜检以小菌大量增长为主,占86.61%;染色法≥7分而唾液酸酶法阴性,病原菌镜检则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占13.39%。经统计检验,上述两种方法对BV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χ2=2.23,P=0.1356)。病原菌以在高倍镜下呈小菌样大量增长及混合弯曲菌时,唾液酸酶法阳性率达100%;病原菌镜检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时,其唾液酸酶活性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唾液酸酶法有助于染色计分法区分阴道菌群临界过渡态和BV态,可用以校正涂片染色法的评分,提高计分的准确性、客观性。
黄云平黄妙儿刘紫荆陈华洪流陈娟梁少坚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革兰染色
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形态研究
目的:探讨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炎(以下简称为 BV)的病原菌形态和特性差异以提高BV的确诊率。方法:选取细菌性评分≥6分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计分、唾液酸酶试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标本≥7分,唾液酸酶试验阳性率9...
黄云平黄妙儿刘紫荆陈华洪流陈娟梁少坚
关键词:唾液酸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