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鸿生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运动员
  • 2篇撞击综合征
  • 2篇疗法
  • 2篇疗法治疗
  • 2篇肌力
  • 2篇肌群
  • 2篇肩峰
  • 2篇肩峰下
  • 2篇肩峰下撞击综...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 1篇腰肌
  • 1篇腰肌劳损
  • 1篇月经
  • 1篇月经失调
  • 1篇针刺
  • 1篇手法
  • 1篇手法为主
  • 1篇疼痛
  • 1篇疼痛综合征

机构

  • 5篇广东体育职业...
  • 3篇军事体育进修...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罗平
  • 5篇林鸿生
  • 1篇傅忠义
  • 1篇肖才坤

传媒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军事体育进修...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皮划艇运动员月经失调25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皮划艇运动员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失调的皮划艇运动员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中痊愈18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皮划艇运动员月经失调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罗平林鸿生
关键词:月经失调中药周期疗法皮划艇运动员
对以针刺拉伸手法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以针刺拉伸手法为主,功能训练为辅的综合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确诊为MPS的21名患者中,随机分为3组:I组、II组和III组,每组各7名,其中I组为以针刺拉伸手法为主的综合组、II组为针刺拉伸手法组、III组为功能训练组,各治疗四周。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满意度、疼痛症状和伴随征状、工作能力和运动能力、3个月后症状。分别于治疗结束后和随后3个月后进行以上指标的评分测量,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性。结论:采用针刺拉伸手法为主,功能训练为辅的综合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独采用针刺拉伸手法或者功能训练方法。
罗平林鸿生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39例被引量:4
2007年
腰肌损伤在体育竞赛训练中极为常见,部分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劳损,影响训练和比赛,采用穴位注射参脉注射液等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林鸿生罗平傅忠义
关键词:腰肌劳损穴位注射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女子排球运动员肩周肌群肌力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运动员肩周肌群肌力。方法:1名医师对广东省一线女子排球队运动员进行肩部评估,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运动员13名为I组,肩部功能正常的运动员8名为II组;测试者使用电子测角仪和Hoggan Micro Fet 2手持式肌力测试仪分别对I组和II组运动员进行肩部活动度和肩周肌群肌力测试,比较两组运动员肩关节活动度和肩周肌群肌力的差异性。结果: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运动员肩关节前屈和外展受限明显(P=0.04);上斜方肌肌力明显下降(P=0.001),下斜方肌和前锯肌肌力上升(P=0.04),中斜方肌肌力变化不大;额状位肩袖肌群内旋和外旋肌力下降(P≤0.05);肩胛位肩袖肌群内旋和外旋肌力下降(P≤0.05),但120°的外旋肌力显著上升(P=0.001)。结论:与肩部功能正常的女子排球运动员相比,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肩周肌群肌力下降。
罗平林鸿生
关键词:女子排球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运动员肩周肌群肌力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具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女排和男举项目运动员肩周肌群肌力情况。方法:对广东省女排和男举运动员进行肩部评估,分别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女排运动员13名为Ⅰ组、肩部功能正常的女排运动员8名为Ⅱ组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男举运动员9名为Ⅲ组、肩部功能正常的男举运动员10名为Ⅳ组;使用电子测角仪和Hogan Mycroft 2手持式肌力测试仪分别对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运动员进行肩部活动度和肩周肌群肌力测试。分别比较运动员在肩关节活动度和肩周肌群肌力的差异性。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肩关节前屈和外展受限明显(P<0.05);上斜方肌肌力下降非常明显(P<0.01),下斜方肌和前锯肌肌力上升(P<0.05),中斜方肌肌力变化不大;额状位肩袖肌群内旋和外旋肌力下降(P<0.05);肩胛位肩袖肌群内旋和外旋肌力下降(P<0.05),但120°的外旋肌力显著上升(P<0.01)。与Ⅲ组相比,Ⅳ组前屈、后伸和外展受限明显(P<0.05),尤以外展受限最为明显(P<0.01);上斜方肌肌力明显下降(P<0.05),中、下斜方肌肌力下降,前锯肌肌力上升,但都不显著;在额状位60°和90°内旋和外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明显(P<0.05),尤以60°外旋和90°的内旋下降最为显著(P<0.01);在肩胛位60°、90°和120°内旋和外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显著(P<0.05);尤而内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与肩部功能正常的运动员相比,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女排和男举项目运动员的肩周肌群肌力下降,但下降的程度和因下降而出现的代偿应区别项目有针对性地分析。
罗平林鸿生方健辉肖才坤
关键词:女排运动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