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飞

作品数:3 被引量:47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苎麻
  • 2篇雄性不育
  • 2篇苎麻雄性不育
  • 2篇不育
  • 1篇愈伤
  • 1篇栽培
  • 1篇组培
  • 1篇组培再生
  • 1篇物种
  • 1篇物种资源
  • 1篇相关基因
  • 1篇利用历史
  • 1篇卡那霉素
  • 1篇基因
  • 1篇保持系
  • 1篇RNA干扰
  • 1篇ATP6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作者

  • 3篇刘飞虎
  • 3篇林娜
  • 3篇朱睿
  • 3篇杨飞
  • 1篇李熠
  • 1篇杜光辉
  • 1篇杨阳
  • 1篇周波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苎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atp6和atp9 RNA干扰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植物线粒体基因缺陷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为了获得苎麻atp6和atp9基因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根据已报道的苎麻atp6和atp9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克隆了atp6和atp9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将目的基因正反向片段连接入RNAi载体pHANNIBAL,再将其表达框连入表达载体pCAMBIA1300。结果表明,所克隆的cDNA片段经序列比对后确认为目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验证确认完成了atp6和atp9基因RNAi载体pCAM-6SR和pCAM-9SR的构建。atp6和atp9基因RNAi载体是验证苎麻雄性不育的基础,也为苎麻遗传工程改良奠定了技术基础。
杨飞朱睿林娜刘飞虎
关键词:苎麻雄性不育ATP6RNA干扰
中国苎麻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利用史被引量:45
2014年
苎麻是中国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通过对中国苎麻出土文物、古籍记载和起源中心分析,指出苎麻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根据苎麻种质资源在中国的分布,归纳出苎麻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四川和贵州等省区,并可被分为5个组群;基于对古籍资料的分析,提出中国苎麻栽培的历史可分为秦汉以前、秦汉至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4个时期,总结了中国古代苎麻栽培技术以及中国苎麻向世界的传播;回顾了中国古代对苎麻的利用,包括纤维利用、药用、食用和饲用。研究分析苎麻在中国的起源、分布和物种资源,全面论述中国苎麻的栽培与利用历史,为保持和进一步拓展中国苎麻这一传统优势特产提供科学依据。
朱睿杨飞周波李熠林娜杨阳杜光辉刘飞虎
关键词:苎麻物种资源利用历史
苎麻雄性不育保持系组培再生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苎麻雄性不育保持系GS13-X1为实验材料,选用MS培养基附加激素TDZ和2,4-D,研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种子苗叶片和茎段外植体愈伤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S13-X1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0.3 mg/L TDZ+0.05 mg/L 2,4-D+30 g/L蔗糖+7.5 g/L琼脂,叶片和茎段的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0%和95.24%,出芽分化率分别为11.11%和23.81%.50 mg/L卡那霉素可以明显抑制茎段和叶愈伤诱导与分化.苎麻雄性不育保持系组织培养再生技术是苎麻雄性不育转基因验证的前提条件,也是苎麻遗传工程改良的基础.
杨飞朱睿林娜刘飞虎
关键词:苎麻愈伤卡那霉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