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少华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屏障膜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载人
  • 1篇人胰岛素样生...
  • 1篇生物性能
  • 1篇内酯
  • 1篇纤维
  • 1篇聚左旋乳酸
  • 1篇己内酯
  • 1篇骨形态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BMP-2
  • 1篇BSA

机构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篇余占海
  • 2篇孙睿
  • 2篇杨少华
  • 2篇吕晓琴
  • 2篇何苗苗
  • 1篇殷丽华
  • 1篇王开娟

传媒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携载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纤维屏障膜的制备及其理化和生物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携载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纤维屏障膜(IGF-1/SF/PLLACL),其结构和性能经SEM,TEM和XRD表征。与非载药同轴静电纺丝纤维膜在表观形貌、理化性能、生物学性能和膜屏障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了其在引导性骨组织再生中的可应用性。结果显示:纤维膜呈网状结构,IGF-1/SF/PLLACL形成芯壳双层结构;非载药纤维膜的接触角和机械强度均略高于载药组纤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载药组与非载药组纤维膜的衍射趋势与聚左旋乳酸聚己内酯晶体相似,丝素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加入并未改变其相组成。3 d内IGF-1突释现象严重,之后曲线逐渐平缓,呈缓释状态;载药组细胞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非载药组高,略低于IGF-1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纤维膜均具有阻挡成纤维细胞长入的屏障功能。
杨少华常语宸何苗苗孙睿吕晓琴余占海
关键词: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屏障膜
负载BMP-2和BSA的丝素蛋白/聚左旋乳酸-己内酯三维纤维屏障膜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骨诱导作用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稳定作用,结合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和共混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三组纤维膜,包括同时携载BMP-2和BSA的丝素蛋白(SF)/聚左旋乳酸-己内酯(PLCL)同轴载药纤维膜(BMP-2-BSA@SF/PLCL,Mat A);同时携载BMP-2和BSA的SF/PLCL共混载药纤维膜(BMP-2-BSA-SF/PLCL,Mat B)和非载药SF/PLCL纤维膜(SF/PLCL,Mat C)。通过研究纤维膜的表观形态,得出三种纤维膜均呈均匀网状结构,其中Mat A组具有稳定的核层结构;理化性能研究证实三组纤维的接触角和力学性能依次增大;体外细胞实验和膜屏障实验表明,三组纤维膜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屏障功能,且具有药物缓释作用的组纤Mat A维膜能够更加有效地刺激细胞生长和早期骨向分化。所制备的BMP-2-BSA@SF/PLCL能够满足引导性骨组织再生(GBR)生物膜的基本要求,是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理想载体。
杨少华何苗苗常语宸孙睿吕晓琴王开娟殷丽华余占海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