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靖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皂苷
  • 6篇木叶
  • 3篇三萜
  • 3篇三萜皂苷
  • 2篇肿瘤
  • 2篇肿瘤作用
  • 2篇槲寄生
  • 2篇抗肿瘤
  • 2篇抗肿瘤作用
  • 1篇蛋白
  • 1篇毒理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浓度
  • 1篇药学
  • 1篇遗传毒性
  • 1篇荧光

机构

  • 9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靖
  • 7篇邹淑君
  • 5篇许树军
  • 4篇吕邵娃
  • 4篇肖洪彬
  • 3篇孙永慧
  • 1篇贾力维
  • 1篇管庆霞
  • 1篇郎悦

传媒

  • 3篇化学工程师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辽东楤木叶中一个三萜皂苷
2016年
经过乙醇溶液提取、正丁醇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从辽东楤木(Aralia elata)的叶中分离得到2个三萜皂苷化合物。利用化学显色法、HPLC谱、核磁共振谱方法鉴定,确定其中一个化合物为辽东楤木叶中首次分得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名称为3-O-β-D-葡萄吡喃糖基齐墩果酸。
邹淑君许树军李靖肖洪彬
关键词:三萜皂苷
锌离子和钙离子对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运用荧光光谱法,分别考察了Zn^(2+)、Ca2^(2+)对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两种金属离子是否影响槲皮素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机理、槲皮素与BSA结合作用常数、结合位点数、作用力类型等。结果表明,Zn^(2+)和Ca^(2+)存在时,不改变槲皮素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不改变槲皮素与BSA结合作用的作用力类型、结合位点数基本不变。但Zn^(2+)存在时,会导致槲皮素对BSA的结合常数减小;Ca^(2+)存在时,会导致槲皮素与BSA的结合常数增大。说明两种离子会影响槲皮素的蛋白质结合浓度。
李靖孙楠孙永慧邹淑君
关键词:槲皮素牛血清白蛋白锌离子钙离子荧光光谱
辽东楤木叶皂苷成分及其药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围绕辽东楤木叶的主要药效物质皂苷类成分及皂苷类物质抗肿瘤活性、保肝活性、遗传毒性、毒理学等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系统的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邹淑君许树军李靖吕邵娃肖洪彬
关键词:皂苷成分保肝作用遗传毒性毒理
基于谱-效关系的辽东楤木叶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建立辽东楤木Aralia elata叶指纹图谱,并寻找能够反映辽东楤木叶抗肿瘤活性能力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70%乙醇和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各批次辽东楤木叶总皂苷,运用HPLC-ELSD测试分析皂苷并建立指纹图谱,MTT法测试楤木叶总皂苷和单体皂苷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人肝癌SMMC-7221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指纹图谱峰与抗肿瘤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建立了含有28个共有峰的辽东楤木叶HPLC-ELSD指纹图谱,各批次图谱与共有模式图谱间相似度在0.850以上,指认并归属其中5个峰成分。各批次楤木叶总皂苷抗肿瘤作用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7.39~79.13 mg/L,其中,黑龙江凤凰山7月的样品抗肿瘤效果最佳。谱-效相关性表明28个共有峰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的关联度为0.4692~0.8103,其中10个成分与抗肿瘤活性间的关联度大于0.70,8个成分与抗肿瘤活性间的关联度小于0.60。图谱中有2个峰成分在各批次药材中含量都相当大,但谱-效关联度却很小。5个已知的峰成分中,楤木皂苷TTP和楤木皂苷Ⅴ抗肿瘤作用的IC50均小于190 mg/L,楤木皂苷Ⅳ、Ⅵ、Ⅶ抗肿瘤作用的IC50均大于200 mg/L。结论辽东楤木叶HPLC指纹图谱及抗肿瘤相关性分析可以为辽东楤木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若从已知的5种楤木皂苷中挑选质量控制成分,楤木皂苷TTP和Ⅴ要优于楤木皂苷Ⅳ、Ⅵ、Ⅶ。
邹淑君贾力维吕邵娃管庆霞张又天李靖许树军
关键词:HPLC指纹图谱抗肿瘤作用灰关联分析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HPLC及抗肿瘤作用谱效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进行HPLC分析并确定不同的极性部位,利用C18反相硅胶(ODS)柱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比较不同部位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效果。方法:辽东楤木叶经70%乙醇提取后通过AB-8型大孔树脂柱,获得总皂苷,用不同体积分数甲醇经ODS柱洗脱分离获得经HPLC确定的不同部位。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不同部位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宫颈癌细胞株(He La)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由总皂苷HPLC的保留时间确定了5个极性部位,分别为A(保留时间20 min以前的部位,ODS柱上0~25%甲醇洗脱组分),B(保留时间20~45 min,ODS柱上30%~45%甲醇洗脱组分),C(保留时间50~75 min,ODS柱上50%~65%甲醇洗脱组分),D(保留时间80~110 min,ODS柱上70%~75%甲醇洗脱组分)和E(保留时间>110 min,ODS柱上80%~100%甲醇洗脱组分)。5个部位给药48 h后对3种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A部位对3种癌细胞均无抑制作用;B部位对3种癌细胞抑制作用微弱;C,D,E部位对3种癌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明显强于总皂苷,最佳的D部位对A549,Hella和HT-29抑制作用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4.06,4.29,3.60 mg·L^(-1)。结论: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经HPLC分析后,利用ODS柱进行分离,可获得其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及最佳部位。
邹淑君李靖许树军吕邵娃王秋红肖洪彬
关键词:总皂苷抗肿瘤噻唑蓝比色法谱效关系
辽东楤木叶中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吡喃糖酯的分离与鉴定
2016年
经过乙醇溶液提取、正丁醇萃取、色谱法分离,从辽东楤木(Aralia elata)的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个三萜皂苷化合物。利用化学显色法、HPLC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方法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吡喃糖酯,是第一次从成熟的辽东楤木叶中分离得到。
邹淑君李靖许树军
关键词:三萜皂苷
槲寄生碱Ⅰ对结肠癌HT-29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2018年
研究槲寄生碱Ⅰ(N-桂皮酰基丁二胺)对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将体外培养结肠癌HT-29细胞接种到96孔板,细胞生长良好后,将给药组分为5个剂量组(0.8、0.4、0.2、0.1、0.05 mg/m L),进行干预,48 h后,采用MTT比色法观察槲寄生碱Ⅰ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细胞抑制率.各实验组吸光度(A)随给药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肿瘤抑制率逐渐增高.IC50值为0.499 mg/m L.槲寄生碱Ⅰ对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孙永慧孙楠李靖赵静张静
关键词:结肠癌HT-29细胞
黑龙江凤凰山不同海拔及不同采收期辽东楤木叶中2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2017年
目的:比较黑龙江凤凰山地带不同海拔及不同采收期辽东楤木叶中三萜皂苷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刺囊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简写为ECA)和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以下简称为OLA)的含量,了解这一区域采收辽东楤木叶的最佳时间和海拔高度。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水二元梯度系统;进样量10μL,流速1.0 m L·min^(-1);载气流速3.2 L·min^(-1);漂移管温度110℃。结果:两种三萜皂苷在各自测定的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1%,98.06%。各批次供试品中OLA的含量都远高于ECA。从6月初至9月初,两种皂苷含量几乎都呈递增趋势,6月至8月增幅很大,差别显著,8月至9月增幅较小,甚至略减;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同时期的叶中两种皂苷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所用测试方法简单、快捷、重复性好,可为凤凰山地带辽东楤木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邹淑君许树军李靖吕邵娃肖洪彬
关键词:三萜皂苷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采收期
槲寄生中N-桂皮酰基丁二胺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7年
研究槲寄生中N-桂皮酰基丁二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大鼠灌胃给予N-桂皮酰基丁二胺,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用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N-桂皮酰基丁二胺的浓度,并用DAS2.0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N-桂皮酰基丁二胺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模型,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半衰期速率常数T_(1/2)(k_a)=0.343 h,分布半衰期T_(1/2)=1.306 h,达峰时间T_(max)=0.750 h,最大血药浓度C_(max)=1.700μg/m L,表观分布容积V_(1/F)=21.047 L·kg^(-1),口服消除率C_L=11.172 L·h^(-1)·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4.129 h·mg·L^(-1).N-桂皮酰基丁二胺口服给药后,吸收和分布均较快,且分布广泛,在血浆中的清除也较快.
孙永慧李靖郎悦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