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 作品数:4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少症与常见慢性疾病被引量:12
- 2021年
- 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肌少症)是1989年由美国医生Irwin Roseberg提出,用以描述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损失。国际上将肌少症定义为随着年龄增加进行性出现的骨骼肌力量、骨骼肌质量及生理功能下降的一种疾病。关于肌少症的诊断方法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国际上公认使用肌力降低作为肌少症评估的首要参数,当发现肌力低下时,可能存在肌少症,如同时存在肌肉数量或质量低下可诊断为肌少症[1]。随着对肌少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少症常见于合并1种或者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本综述总结了常见慢性疾病背景下的肌少症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 傅伊铭李想陈金梁肖谦
- 关键词:肌肉质量慢性疾病肌力
- 腹腔镜与开腹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手术长期结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长期结果的差异。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等电子数据库。收集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中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non-RCT)。统计分析使用Revman 5.2软件。结果:共将6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1篇RCT,5篇non-RCT,共882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477例,开腹组405例。两组切缘阳性比值比(odds ratio,OR)=1.6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1,3.05)(P=0.10);吻合口瘘OR=1.03,95%CI=(0.57,1.87)(P=0.91);局部复发OR=0.71,95%CI=(0.16,3.15)(P=0.65);总生存率风险比(hazard ratio,HR)=0.98,95%CI=(0.90,1.07)(P=0.67);无病生存率HR=1.02,95%CI=(0.82,1.28)(P=0.8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手术具有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的长期结果。但目前仍需设计RCT评估患者术后长期肿瘤学结果及术后生活质量。
- 李想傅仲学贾诩
- 关键词:直肠肿瘤全直肠系膜切除腹腔镜检查保肛手术META分析
-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Ovid、Cochrane Library、Controlled Trials Regist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等电子数据库。收集发表于2001~2012年关于腹腔镜与传统开腹TME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研究相关文献。Meta分析使用RevMan5.2软件。结果最后纳入12项研究,共1 508例,腹腔镜组781例;开腹组727例。结果显示,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少[MD=-67.13,95%CI(-78.74^-55.51),P<0.01],肿瘤下缘距远切缘距离长[MD=0.15,95%CI(0.01~0.29),P=0.04],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短[MD=-1.16,95%CI(-1.32^-1.01),P<0.01],住院时间短[MD=-3.99,95%CI(-5.36^-2.63),P<0.01],术后总并发症[OR=0.40,95%CI(0.25~0.63),P<0.01]、吻合口瘘[OR=0.60,95%CI(0.37~0.96),P=0.03]、尿潴留[OR=0.40,95%CI(0.18~0.87),P=0.02]及切口感染发生少[OR=0.26,95%CI(0.11~0.61),P=0.002]。两组在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标本长度、术后肠梗阻和2年总生存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在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长期效果方面是否具有优势,还需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李想傅仲学贾诩
- 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手术META分析
- 维生素D与老年肌肉减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1年
-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肌肉减少症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且易导致老年人跌倒、骨折、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成为全球化的健康问题。当前关于肌肉减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涉及骨骼肌蛋白合成分解失衡、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紊乱、炎症因子失调与胰岛素抵抗等,维生素D可通过防止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等途径减少肌肉力量、质量下降,维持骨骼肌功能。维生素D的缺乏与肌肉减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关于维生素D影响肌肉减少症的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李想傅伊铭孙悦肖谦
- 关键词:老年人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