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想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瘤
  • 2篇胸主动脉
  • 2篇胸主动脉瘤
  • 2篇印迹
  • 2篇印迹法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印迹
  • 2篇免疫印迹法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蛋白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特点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小板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想
  • 3篇柏树令
  • 3篇佟浩
  • 3篇范军
  • 2篇阎亚伟
  • 2篇田晓红
  • 1篇张惠丹
  • 1篇李丰
  • 1篇王军
  • 1篇侯伟健
  • 1篇方瑾
  • 1篇王桂玲
  • 1篇邵阳光
  • 1篇于敏
  • 1篇刘彤
  • 1篇李晓东

传媒

  • 3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医...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JNK/c-Jun信号通路在大鼠胸主动脉瘤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c-Jun在实验性大鼠胸主动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2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手术组。采用氯化钙(CaCl2)诱导法制备胸主动脉瘤模型,于术后4周取外敷CaCl2段胸主动脉。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动脉瘤壁JNK和c-Ju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磷酸化JNK(p-JNK)和磷酸化c-Jun(p-c-Jun)主要表达于动脉瘤中膜,而对照组表达很弱。Western blotting显示,动脉瘤组织中p-JNK和p-c-Jun表达均强于对照组。结论 p-JNK和p-c-Jun在动脉瘤中表达强于对照组,JNK/c-Jun信号通路可能在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范军柏树令李想阎亚伟田晓红侯伟健佟浩
关键词: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胸主动脉瘤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
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细胞生物学PBL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并被广泛认同的一种医学课程模式,它是将问题作为基本因素,将课程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
方瑾李丰张惠丹于敏王桂玲李想李晓东刘彤李妍邵阳光
关键词:PBL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大鼠胸主动脉瘤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实验性大鼠胸主动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每组15只。采用氯化钙(CaCl2)诱导法制备胸主动脉瘤模型,于术后4周取外敷CaCl2段胸主动脉。HE染色及地衣红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动脉瘤壁VEGF和TSP-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VEGF主要表达于动脉瘤中膜和外膜,而对照组表达很弱;TSP-1表达于正常动脉全层,而动脉瘤表达很弱。免疫印迹法显示,动脉瘤组织中VEGF表达均强于对照组,而TSP-1弱于对照组。结论 VEGF和TSP-1均参与胸主动脉瘤的形成,其可能是胸主动脉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决定因素。
范军柏树令阎亚伟李想田晓红佟浩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反应蛋白-1胸主动脉瘤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
升主动脉瘤明胶酶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明胶酶在升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将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升主动脉缩窄鼠制备升主动脉瘤模型。于术后3~5个月取升主动脉,应用明胶酶谱分析及薄膜原位酶谱法检测动脉瘤明胶酶的活性改变。结果正常动脉壁外膜无或极少有明胶酶活性;动脉瘤壁的中膜与外膜明胶酶活性明显增强。结论明胶酶活性升高可能在升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李想柏树令范军王军佟浩
关键词:升主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