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超
-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二段泥岩七性特征及页岩油有利区优选被引量:7
- 2017年
- 随着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勘探开发领域的减少,非常规油气逐渐引起国内外重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页岩油已经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重要的新领域。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二段发育一套厚层泥岩,部分钻井在泥页岩中已获工业油气流,这表明青山口组一、二段具有较大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可能成为松辽盆地油气的后备接续领域。
- 李士超张金友公繁浩朱恒白云风
-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
-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泥岩特征及页岩油有利区优选被引量:28
- 2017年
- 以松辽盆地北部为研究区域,以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二段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页岩油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典型井岩心观察、样品测试数据分析等,对研究区青山口组一、二段泥岩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烃源岩、脆性及地应力特征七方面页岩油评价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二段具有页岩油发育的有利石油地质条件,其中古龙凹陷为页岩油的有利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 李士超张金友公繁浩朱恒白云风
-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页岩油
-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成藏模式被引量:16
- 2014年
- 塔西南坳陷构造复杂,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以及分期差异变形的特点,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田—喀什凹陷带、麦盖提斜坡带、于田凸起4个二级构造单元。系统分析了寒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4套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在储层、盖层分析基础上,初步指出该区发育7套有利储盖组合,认为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地层为该区良好的输导体系。在以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油气来源、运移方式、储层特征等条件,对成藏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将油气成藏模式划分2大类5种模式,分别是近源垂向运移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成藏模式:外来推覆体型、楔状体型、原生体型,远源侧向运移斜坡带成藏模式:断展褶皱型和古岩溶型,并进一步预测了研究区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 李世臻康志宏邱海峻孟苗苗冯志刚李士超
- 关键词:成藏模式烃源岩盖层塔里木盆地
- 辽宁北部秀水地区中侏罗统地层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对分布于辽宁北部秀水河子一带的含煤岩系进行了钻孔岩心资料、岩性组合和古生物化石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含煤岩系地层时代为中侏罗世,可以与辽宁西部地区的海房沟组对比。该套地层的厘定为研究区构造演化、油气地质勘探寻找中侏罗统烃源岩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 丁秋红陈树旺李晓海李文博公繁浩李士超孙求实
- 关键词:中侏罗世
- 利用锆石裂变径迹研究漠河盆地隆升过程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对漠河盆地内32件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进行详细分析,锆石单颗粒径迹年龄最大值为143.9±18.7Ma,最小年龄为58±12.1Ma,峰值年龄为92~98Ma和132~138Ma。结合盆地断裂展布及大地构造背景,认为漠河盆地在95Ma和135Ma发生了2次强隆升过程。结合盆地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自晚侏罗世以来盆地形成受到蒙古-鄂霍次克海碰撞关闭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双重作用的影响,盆地中晚侏罗世(135Ma左右)处于南北向挤压背景,形成东西向展布的前陆盆地;白垩纪中期,盆地处于伸展构造背景,属东北(同)大陆裂谷系的一部分。白垩纪中晚期(95Ma左右),漠河盆地由拉张环境再一次变为挤压环境,盆地形成了又一次的强隆升过程。
- 孙求实方石谢荣祥公繁浩李士超朱恒袁魏
- 关键词:漠河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