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冬梅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贫困
  • 1篇土壤修复
  • 1篇农村
  • 1篇农村贫困
  • 1篇贫困村
  • 1篇贫困发生率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污染
  • 1篇县域
  • 1篇绿肥
  • 1篇金属污染
  • 1篇精准
  • 1篇空间分布特征
  • 1篇耕地
  • 1篇耕地资源
  • 1篇沸石
  • 1篇扶贫
  • 1篇腐殖酸
  • 1篇富集区

机构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冬梅
  • 2篇杜国明
  • 1篇代英杰
  • 1篇高岩
  • 1篇张悦
  • 1篇李胜男
  • 1篇赵国静
  • 1篇沈喆
  • 1篇赵雅倩

传媒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4
2018年
以黑龙江省1773个贫困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空间自相关、数据叠加等空间分析技术,从数量规模、空间分布模式、垂直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贫困村个数占行政村总量的19.68%,贫困村面积占行政区土地总面积的7.69%,地区(市)间贫困村个数及面积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贫困村在国贫县、省贫县和非贫县中个数比率分别为47.23%、35.71%和8.19%,面积比例分别为25.65%、24.56%和2.38%;贫困村在不同尺度上的集聚特征均比较明显,在国贫县、省贫县、非贫县内集聚程度依次降低;贫困村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在黑龙江省的西部和东部地区分别呈现出一个核心集聚片区和一个相对集中的条带区;64.12%的贫困村分布在高程为200m以下的平原区,其中有一半的贫困村分布在150~200m的高程带上。
杜国明关桐桐李冬梅张悦
关键词:贫困村
耕地资源富集区县域贫困格局及其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兰西县为例被引量:9
2019年
以耕地资源较为富集的贫困县兰西为例,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县域贫困格局,剖析耕地利用对农村贫困格局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兰西县贫困发生率呈西北向东南梯度递减特征。②贫困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对耕地的依赖性较强。③耕地利用的各因子对贫困发生率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上不同,且由于耕地资源差异形成了资源依赖机制和资源利用机制,进而影响贫困格局。④建议该类型区域加强土地整治,提高耕地的自然质量和生态价值;加大对农业投入强度,促进农业提档升级;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实现现代农业与贫困户的有机结合,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贫困户增收、脱贫。
杜国明赵雅倩李冬梅
关键词:耕地资源农村贫困贫困发生率
不同修复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试验采用哈尔滨依兰农场土壤,以腐殖酸、绿肥和沸石为土壤的改良剂。选用玉米种子,观察玉米植株幼苗的根系长度,以及单一重金属对植物根部的影响,之后加入修复剂,观察植物长势和根的状况,从而判断出修复剂的效力。结果表明,重金属浓度影响玉米根的条数、根的重量、根的长度,低浓度促进作物根生长,120mg/g根长度是0 mg/g的1.24倍;480 mg/g根长度是0 mg/g的0.59倍。重金属对植物根的影响既有促进又有抑制,实验结果对土壤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赵国静李胜男沈喆李冬梅高岩代英杰
关键词:重金属腐殖酸沸石绿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