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开元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小细胞
  • 7篇非小细胞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肺癌
  • 4篇疗效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免疫
  • 3篇癌患者
  • 2篇抑制剂治疗
  • 2篇外泌体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疗效评估

机构

  • 8篇连云港市第一...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恩泽康泰...
  • 2篇扬州大学
  • 2篇灌南县第一人...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惠开元
  • 6篇蒋晓东
  • 3篇蒋晓东
  • 2篇高洁
  • 2篇宋大安
  • 2篇张欣
  • 2篇胡晨曦
  • 1篇陈洁
  • 1篇乔云
  • 1篇王磊
  • 1篇任岩
  • 1篇吴江
  • 1篇乔云
  • 1篇胡晨曦
  • 1篇刘毅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阴性富集法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阴性富集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TC,探讨CTC水平与其分子分型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08-18-2016-02-20接受CTC检测的乳腺癌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该院29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及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CD45^-/CEP^+/DAPI^+的CTC,并结合乳腺癌分子分型和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2例乳腺癌患者与29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不同切点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经计算Youden指数最高为0.390,对应切点为≥2.5,故取CTC个数≥3为阳性指标。152例乳腺癌患者中CTC阳性率Ⅰ~Ⅱ期为41.5%,Ⅲ期为60.0%,Ⅳ期为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0,P=0.009。CT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原发灶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状况及HER2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密切相关,χ~2=5.863,P=0.015。结论 CT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临床分期、是否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TC有利于更准确的评估病情。
吴江胡晨曦惠开元宋大安乔云蒋晓东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乳腺癌分子分型
外泌体RNA在RTK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泌体RNA在RTK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外泌体RNA选自miR‑34a‑5p、miR‑27b‑5p、PRKAR2B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研究数据表...
惠开元蒋晓东王媛林海军刘纯胡晨曦闫冬悦孙文
外泌体lncRNA在RTK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监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泌体lncRNA在RTK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监测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采用外泌体lncRNA作为RTK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监测标志物,所述为外泌体lncRNA...
惠开元蒋晓东李志刘纯胡晨曦游栉铖闫冬悦孙文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增敏靶点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非小细胞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差。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放射抗性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容易引起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寻找增加放射敏感度的有效靶点是改善放疗效果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增敏靶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高洁张欣张欣蒋晓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增敏
PD-1/PD-L1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肺癌是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预后欠佳。近年来,免疫治疗极大改善了部分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其中,针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的免疫治疗被批准用于NSCLC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反应。本文综述了PD-1/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在NSCLC的研究结果,并概述了目前免疫治疗的局限性及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张欣高洁高洁惠开元蒋晓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向治疗
探讨恒温扩增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价值
2024年
探究运用恒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在感染人群病原体诊断方面的价值。收集2022年1-8月255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或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运用LAMP法和痰培养法同时对其进行检测,分析病原体检出情况、恒温扩增芯片法与痰培养法符合率。运用LAMP法检出阳性标本200例,总阳性率为78.43%,共检出呼吸道病原体10种;运用痰培养法检测出阳性标本80例,总阳性率为31.37%,共检出呼吸道病原体8种。两种方法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阳性率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516),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具有中等一致性(0.4
杨增利陈洁惠开元顾洁蒋晓东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病原体
外泌体miRNA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泌体miRNA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预后评估的外泌体miRNA标志物,所述外泌体miRNA标志物选自miR‑138‑5p、...
惠开元蒋晓东李志张欣时韦美闫冬悦胡晨曦王梅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实践(小样本报道)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评价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s specific cell therapy,MASCTTM)治疗肉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放化疗治疗失败或拒绝手术、放化疗治疗的肉瘤患者,且治疗结束至少1个月以上。其中4例患者至少接受3周期MASCTTM治疗,并在第1天给予阿帕替尼500 mg,po,qd,口服至疾病进展,评价近期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其中2例单独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患者为对照。检测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CTCs),并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评,3周期MASCT TM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ELISPOT检测,治疗全程中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4例联合治疗患者均完成3周期治疗,其中1例患者治疗2周期后出现Ⅳ度手足综合征,改阿帕替尼为250 mg,po,qd后可耐受。治疗后1例患者为CR,3例为PR;4例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改善,CTCs数量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ELISPOT检测提示患者对其中大部分的抗原肽有特异性响应(≥10/15种),4例患者PFS分别为7、6、9、4个月;2例单独使用阿帕替尼的患者1例SD,1例PD,PFS分别为1、2个月。结论:应用阿帕替尼联合MASCTTM技术对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乔云惠开元任岩王磊宋大安蒋晓东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T细胞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的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D-1单抗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50例,另外选取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本研究的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NSCLC病人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所有NSCLC病人均接受PD-1单抗治疗,每周期用药前检测PD-1的表达水平,后通过实体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疗效评价,将病人分为治疗缓解组和治疗耐药组,观察免疫治疗疗效与PD-1的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SCLC病人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者:(15.57±8.35)比(6.01±2.22)、(16.02±8.66)比(5.70±2.32)、(17.23±9.07)比(6.29±2.65),且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总生存期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免疫治疗缓解组的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比例较用药前的病人明显降低(P<0.05);免疫治疗耐药组PD-1的表达比例较免疫治疗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NSCLC病人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为NSCLC病人的早期诊断,辅助分期提供帮助及成为PD-1单抗疗效评价的指标,指导用药。
张慧勤胡晨曦惠开元江艳婷蒋晓东
关键词: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评估
EGFR罕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罕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21年12月所有行EGFR基因检测的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罕见突变临床病理特征,不同治疗方法及不同突变类型对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共有2113例NSCLC患者行EGFR检测,排除重复项及T790M耐药突变后,共纳入1790例患者,其中突变患者771例,罕见突变81例。在突变患者中,罕见突变的发生与吸烟相关(P<0.01)。与性别、年龄分段、分期、病理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罕见突变患者中,接受一线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罕见突变患者中,接受一线化疗与靶向治疗的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罕见突变和复合突变接受一线靶向治疗后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GFR突变患者中罕见突变的发生可能与吸烟有关,单一罕见突变患者中对比一线化疗与靶向治疗,化疗可获得更长的mPFS。复合突变患者和单一罕见突变患者分别接受一线靶向治疗后,复合突变可获得更长的mPFS。
朱仔丹惠开元王梅胡晨曦刘毅蒋晓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