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猛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2篇中毒患者
  • 2篇农药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血清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肾病
  • 1篇肾病
  • 1篇肾功能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他汀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水平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10...

作者

  • 4篇章福彬
  • 4篇徐猛
  • 4篇孙磊
  • 2篇苏令
  • 1篇韦兵
  • 1篇韦兵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资料,按照患者发病原因分成2组,观察组为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对照组为非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NHLAP)患者。观察2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血淀粉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情况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2组腹痛持续时间及腹痛至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 2组血清CRP水平均呈先升后降的动态变化,在发病第3天达到最高值,然后下降,但观察组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第1天与第7天2组间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第2—6天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中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第1—4天2组间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第5—7天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第2—4天2组间血清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在第1天与第5—7天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观察组TG、TC、AST、内毒素、TNF-α、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血淀粉酶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ROC曲线分析,观察组第2天的约登指数明显高于第1,3天,对应的CRP临界值为173. 12 mg/L,而对照组在第3天的约登指数明显高于第1,2天,血清CRP临界值为198. 00mg/L。结论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及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并且血清CRP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变化,可为临床上早期诊断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提供依据。
徐猛许良兰章福彬孙磊
关键词:C反应蛋白病情严重程度
655例农药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为了解本院收治农药中毒的原因与特征,为制定防控农药中毒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本院收治的655例农药中毒病例信息进行三间分布描述以及一般特征的描述;结果 655例农药中毒患者死亡2...
苏令章福彬韦兵孙磊徐猛
655例农药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农药中毒的原因与特征,为制定防控农药中毒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收治的655例农药中毒患者信息进行三间分布描述以及一般特征的描述。结果:655例农药中毒患者病死29例,病死率为4.43%;生活性农药中毒582例,病死率4.81%。93.99%生活性农药中毒中是用农药来自杀,且以年轻女性和老年为主;经院前处置中毒患者病死率低于未行院前处置者(P<0.05)。结论:农药中毒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广泛开展卫生安全宣传教育,强化管理,加强心理干预,加强院前急救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农药中毒监测工作。
苏令韦兵孙磊徐猛章福彬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
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60 mg/d与40 mg/d阿托伐他汀分别联合水化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效果。方法:选取1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88例)与低剂量组(84例),在常规PCI治疗基础上,高剂量组患者入院后至术后72 h口服阿托伐他汀60 mg/d,低剂量组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同时2组患者围术期均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水化治疗,记录2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生物学标志物及肾功能变化,比较2组CIN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造影剂用量、接触时间、水化量及冠状动脉旋磨比例、平均每例患者支架植入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术后3 d外周血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较术前下降数值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0.5±0.2)pg/mL vs(0.4±0.2)pg/mL,(7.8±2.4)mg/L vs(6.3±1.9)mg/L,(27.5±9.5)μg/L vs(23.7±7.7)μg/L,均(P<0.05)]。高剂量组术后3 d血肌肝(Scr)、尿素氮(BUN)较术前升高数值及肾小球滤过率(e GFR)下降数值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11.9±3.5)μmol/L vs(19.6±5.8)μmol/L,(1.5±0.5)mmol/L vs(2.4±0.7)mmol/L,(5.0±2.2)mL/(min·1.73m^2)vs(9.2±3.8)mL/(min·1.73m^2),均P<0.05]。高剂量组术后CIN发生率、肾脏透析治疗比例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6.8%vs 16.7%,1.1%vs 8.3%,均P<0.05]。结论:PCI围手术期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水化能预防CIN的发生,60 mg/d的预防效果优于40 mg/d。
徐猛许良兰章福彬孙磊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造影剂肾病阿托伐他汀生物标志物肾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