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胜前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译介
  • 1篇哲学
  • 1篇中西
  • 1篇中西文化
  • 1篇文化
  • 1篇西学
  • 1篇逻辑
  • 1篇逻辑概念
  • 1篇明末
  • 1篇教育
  • 1篇教育体系
  • 1篇交汇
  • 1篇教士
  • 1篇传教
  • 1篇传教士

机构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篇张胜前
  • 1篇张栋豪

传媒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高一志《童幼教育·西学》看西方教育体系的传入——兼论“哲学”和“逻辑”概念的引进被引量:1
2016年
高一志作为意大利耶稣会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之一,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童幼教育·西学》介绍了欧洲教会学校当时的教育体系,是先文学,再众学,最后到天学。《童幼教育·西学》是以耶稣会的《教育计划》为蓝本的著述。《教育计划》全面反映了欧洲中世纪耶稣会的教育实践。据目前挖掘的文献考证,高一志是第一个明确介绍了"落热加"和"哲学"概念的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并且指出了逻辑在所有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张胜前
关键词:哲学逻辑
从明末译介的西方逻辑学看中西文化的交汇被引量:5
2017年
明末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秉承"学术传教"的宗旨传播基督教,翻译了大量西方的书籍,其中包括西方的逻辑学。这次传入之所以能够为部分国人所接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阳明心学"和实学为西学的传播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了迎合中国的知识分子,传教士在逻辑学著作中把基督教教义思想和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相融合,用西方的知识体系解读儒家的哲学思想和基本观念,或者用儒家经典的一些术语来解释西方哲学的术语。传教士及其中国的合译者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做了有益的尝试,而且西方的某些知识内容迎合了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提倡实证、经世致用的需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次中西文化碰撞的影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西学术术语的互相解释是否恰当、对等也值得商榷。
张栋豪张胜前
关键词:明末传教士中西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