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2篇侏罗统
  • 2篇下侏罗统
  • 2篇裂缝
  • 2篇发育
  • 1篇地层
  • 1篇地应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中段
  • 1篇中二叠统
  • 1篇砂体
  • 1篇四川盆地中部
  • 1篇栖霞组
  • 1篇主控因素
  • 1篇拓扑
  • 1篇连通率
  • 1篇裂缝发育

机构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张俊辉
  • 3篇曾联波
  • 2篇陈双全
  • 2篇吕文雅
  • 2篇黄平
  • 1篇刘国平
  • 1篇李金玺
  • 1篇魏荷花
  • 1篇李智武
  • 1篇祖克威
  • 1篇王莹
  • 1篇孟宪武
  • 1篇王海军
  • 1篇赵姗姗
  • 1篇邓大平
  • 1篇吕鹏
  • 1篇刘喜中
  • 1篇赵向原
  • 1篇王东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拓扑分形方法的裂缝网络体系
2024年
川南地区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构造变形事件,形成了多期构造复合-联合的叠加构造变形带,并伴生着较为发育的裂缝网络体系。为了定量化表征永川地区的构造变形强度,通过提取永川地区裂缝数据,基于拓扑结构分析的方法,运用了裂缝线密度、裂缝连通率两项拓扑指标对永川地区的构造变形强度进行了量化。并对量化评价结果与页岩气井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裂缝线密度的数值在0~0.986×10^(-3)的区间范围内,裂缝线密度与页岩气井产量强正相关,即裂缝网络体系越发育,页岩气产量越高,超过0.986×10^(-3)并在0.986×10^(-3)~1.342×10^(-3)区间内某一点开始,过于发育的裂缝网络体系反而致使页岩气产量降低。而裂缝连通率数值与页岩气井产量呈弱的负相关,即裂缝连通率数值越高,页岩气产量越低。
孟宪武王莹李南颖张毫生李智武李金玺张俊辉邓大平杨崇俊
龙门山中段北川通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沉积特征
2024年
川西龙门山前带栖霞组是近期油气勘探的热点,龙门山中段栖霞组勘探程度低,明确其地层沉积特征,对于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对龙门山中段北川通口剖面实测,结合薄片鉴定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对栖霞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沉积环境。北川通口剖面梁山组—栖霞组识别出2个三级和1个四级层序界面,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2个四级层序。梁山组—栖霞组发育滨岸—沼泽、开阔台地及台地边缘3种沉积相,开阔海、滩间海、台内滩和台缘滩4种亚相,台内生屑滩、台缘生屑滩和台缘砂屑、生屑滩3种微相。栖一段至栖二段下部整体处于开阔台地,栖二段中上部则处于台地边缘,建立了龙门山中段栖霞组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栖霞组沉积期整体处于温暖、湿润、富氧、古生物大量繁殖的海水—陆表海沉积环境,栖二段中上部高位体系域Sr/Ba比值整体最低,MgO/CaO比值最高,平均古水温高,V/(V+Ni)、V/Cr低值,古盐度m值明显较高,代表远离陆地的浅水、高能台地边缘沉积环境,厚大高能台缘砂屑、生屑滩发育,是规模优质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部位。龙门山中段栖二段与北段、南段具有相似的沉积相带和储集条件,是栖霞组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有望成为实现规模增储的重要战略接替阵地。
王东王海军杨成张俊辉赵姗姗胡永亮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相栖霞组中二叠统龙门山
川中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裂缝的主控因素与发育规律被引量:7
2017年
摘要天然裂缝是致密油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透通道,影响致密油气成藏、富集规律、单井产能及其开发效果。本文利用野外相似露头、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资料,在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裂缝类型和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其裂缝分布的主控因素与发育规律。四川盆地中部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普遍发育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其中以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为主,大部分裂缝为有效裂缝。在同一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构造裂缝的分布主要受岩性、层厚及构造的控制。其中灰岩中裂缝最发育,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和泥岩的裂缝密度依次降低。总体上,随着灰岩层厚的增加,裂缝间距增大,裂缝发育程度降低。大安寨致密灰岩储层可以分为4种组合模式,不同组合模式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单层厚度为4~8m的介壳灰岩与单层厚度小于5m的泥页岩互层是形成裂缝的有利条件。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分布亦存在差异,其中断裂带附近与背斜轴部和转折端等构造高部位是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域。
吕文雅曾联波张俊辉陈双全黄平魏荷花
关键词:主控因素发育规律下侏罗统四川盆地中部
厚层河道砂体地应力分布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相邻的沉积微相不仅地应力大小不同,地应力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有限单元法,通过改变不同的边界条件(包括河道介质和周围岩体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河道走向与区域主应力方向夹角及边界应力比),对河道砂体地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河道周围岩体和区域地应力特征,不同的边界条件对河道砂体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程度很大,其中河道砂体与周围岩体的弹性模量比、河道走向与区域主应力方向夹角及边界应力比是影响河道砂体现今地应力方向和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不同沉积微相下进行人工压裂和井网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祖克威曾联波刘喜中张俊辉赵向原刘国平
关键词:地应力河道砂体有限元法影响因素
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致密油储层裂缝发育特征被引量:16
2016年
裂缝是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致密油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影响油气富集和单井产能。利用野外露头、岩芯和成像测井资料,对川中地区致密储层裂缝成因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地质成因上,该区中下侏罗统沙溪庙组一段致密砂岩和大安寨组致密灰岩储层的裂缝可以分为构造裂缝与成岩裂缝两种类型,其中以构造裂缝为主。按照裂缝倾角,构造裂缝可以进一步分为低角度裂缝(0°~30°)、斜交裂缝(30°~60°)和高角度裂缝(大于60°)。由于低角度裂缝的直井钻遇率高,而斜交裂缝与高角度裂缝的直井钻遇率依次降低,所以对其裂缝密度统计时需要进行校正。根据裂缝与岩芯的空间几何关系,采用裂缝面法线方向上单位长度的裂缝条数进行校正。结果表明,该区沙溪庙组一段和大安寨组高角度裂缝线密度远大于低角度裂缝,反映该区致密油储层具有以高角度裂缝为主的特点,修正了过去长期以低角度裂缝为主的认识,对深入认识该区裂缝发育规律和指导致密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吕文雅曾联波张俊辉陈双全黄平吕鹏米华存
关键词:裂缝发育特征四川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