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芝

作品数:13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遥感
  • 3篇卫星遥感
  • 3篇PM
  • 3篇PM2.5
  • 2篇生态
  • 2篇生态退化
  • 2篇草地
  • 2篇城市
  • 2篇大数据
  • 1篇动态监测
  • 1篇信息协同
  • 1篇遥感反演
  • 1篇遥感监测
  • 1篇移动GIS
  • 1篇移动智能终端
  • 1篇英文
  • 1篇语言处理
  • 1篇制图
  • 1篇智能终端
  • 1篇中国草地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3篇张云芝
  • 10篇胡云锋
  • 4篇韩月琪
  • 3篇董昱
  • 2篇阿拉腾图娅
  • 1篇曹巍
  • 1篇陈祖刚
  • 1篇赵冠华
  • 1篇董群
  • 1篇任博
  • 1篇庄园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Journa...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面监测数据的2013~2015年长三角地区PM_(2.5)时空特征被引量:42
2016年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灰霾天气持续增多,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基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长三角地区及周边缓冲区内共21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_(2.5)逐时监测数据,运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从年、季、月尺度上分析了PM_(2.5)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 a来,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空间分布明显呈现整体北部高南部低,局部地区略有突出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年均值为57.08μg/m^3;其中,江苏省PM_(2.5)的年均值为三省市最高,为65.84μg/m^3;其次为上海市,年均值为53.87μg/m^3;浙江省PM_(2.5)的年均值较小,为51.53μg/m^3。(2)从季节尺度分析,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变化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变化趋势;这与区域内冬季风向来源、降水稀少、气象扩散条件差有着密切的关系;(3)长三角地区月浓度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12月份PM_(2.5)浓度最高;3月份以后,PM_(2.5)浓度开始呈逐步下降趋势;在5~9月份,区域PM_(2.5)处于"U"字的谷底,其中6月份夏收时期秸秆焚烧、气象等因素导致PM_(2.5)浓度有略微升高;进入10月份后迅速攀升,且11、12月份呈现持续升高态势。
戴昭鑫张云芝胡云锋董昱
关键词:PM2.5浓度长三角
2010-2017年珠江河口海岸线遥感监测和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海岸带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地带。本文主要依托谷歌地球平台提供的时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提取了2010-2017年珠江河口地区海岸线信息,对不同时期的海岸线长度、类型及围海造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引起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 2010-2017年珠江河口海岸线呈现先减少、后缓慢增长趋势。2010-2011年由于海面整治工程,海岸线长度略微缩减,2011-2013年为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后海岸线长度变化不大,略微呈现增长;(2)在基岩海岸线、砂砾质海岸线、淤泥质海岸线、人工海岸线、生物海岸线五种海岸线类型中,人工海岸线最长,占总长度的比例始终在85%以上,年均正向变化强度最大,达到0.28%,呈现稳定扩展趋势;淤泥质海岸线的负向变化强度最大,为-0.28%,呈现稳定萎缩趋势;(3)围海造地面积呈增加态势,年均变化面积为0.25 km^2;引起围海造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港口和码头建设。
张云芝张千力胡云锋
关键词:海岸线卫星遥感动态监测
全球主要生态退化区和研究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与演变被引量:8
2021年
掌握生态退化区和研究热点区的空间分布、退化区生态系统的演变态势是认识生态问题、开展生态治理的基础,但目前缺乏全球主要生态退化区空间分布图等基础数据和相关知识。应用多源数据集成融合、长时序卫星遥感分析、互联网文献大数据建模分析等方法,对以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生态退化类型区的空间分布、演变态势、研究关注热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荒漠化区面积约15.4×10^(6) km^(2),水土流失区面积约14.3×10^(6) km^(2),石漠化区面积约1.1×10^(6) km^(2);这些生态退化区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北边缘,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东欧平原南部,南亚印度河流域,中国西北地区、云贵高原,北美洲落基山脉以及南美洲阿根廷等地区。(2)2000年以来,上述退化区中约有3.9%的面积处于退化加重态势,73.3%的面积处于脆弱平衡状态,22.8%的区域出现好转趋势。(3)全球生态退化研究热点区的分布与全球生态退化区的分布总体呈现一致性。但在沙特阿拉伯中部、哈萨克斯坦北部,巴西大部,安哥拉、南非等生态退化区,存在生态系统继续恶化、缺乏研究界足够关注的情况。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全球主要生态退化区分布格局的认识,对于防范全球发展和建设中出现加重的生态退化等具有参考价值。
张云芝胡云锋胡云锋战胜
关键词:生态退化卫星遥感
基于地面监测和遥感反演的京津冀地区PM2.5时空分布研究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大气颗粒物,其中尤其以PM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基于地面的大气污染监测是开展大气污染研究的基础,G...
张云芝
关键词:PM2.5遥感京津冀
文献传递
中国草地退化研究热点区域的提取及其时空动态变化(英文)被引量:2
2017年
运用网络爬虫技术,检索了中国期刊网1950s^2016年全部期刊论文全文,对其中293368篇草地退化研究论文的摘要开展中文分词、地名匹配,构造了基于综合研究热度指数的中国草地退化研究热点区域提取模型,由此分析了中国草地退化研究热点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基于综合研究热度指数的模型可以较好地表现我国草地退化研究热点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2)中国草地退化研究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省区的大部地区,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中东部(锡林郭勒、赤峰、乌兰察布)地区是草地退化研究的显著热点区。(3)1950年代以来,全国具有强度及以上等级草地退化研究热度值的县域从81个发展到99个,区域总面积从103.8万平方公里上升到114.6万平方公里。197个县域草地退化研究热度呈现上升态势。论文还对草地退化研究热点区域与草地退化区的关系了讨论,指出在两者在时间匹配、空间匹配和概念匹配上等方面存在差异。
胡云锋韩月琪张云芝庄园
关键词:草地退化
安卓手机的草地信息协同采集系统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传统的草地资源调查方法流程繁琐、效率较低、多人协同能力较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安卓手机的草地信息协同采集系统架构,设计了位置获取、地图显示、采样规划、信息采集、数据展示、报表生成、数据同步等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并应用Java语言开发,完整实现了系统各项功能。在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的野外考察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草原监察和科研部门对于草地资源调查的基本需求。
胡云锋董群陈祖刚董昱戴昭鑫张云芝
关键词:草地资源调查移动智能终端安卓系统移动GIS
中国水土流失研究热点区的空间分布制图被引量:6
2019年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准确掌握既有水土流失研究的空间分布格局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1980-2017年中国水土流失研究地区进行了地名信息提取及研究热点建模;继而应用RUSLE模型模拟,得到全国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研究热点地区与侵蚀强度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研究热点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及贵州高原,涉及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贵州以及黑龙江等省区;中等及以上热度的县(区、市)共171个,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33%。(2)RUSLE模型模拟表明,严重的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及云贵高原,涉及陕西、宁夏、甘肃、山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侵蚀模数大于20 t hm-2 a-1的县(区、市)共251个,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04%。(3)研究热点地图与水土流失强度模型模拟地图之间存在空间差异。对特定空间耦合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判断科研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胡云锋韩月琪韩月琪张云芝
关键词:水力侵蚀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137Cs、210Pbex复合示踪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土壤风蚀是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以及大气扬尘、风沙天气的重要原因。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三带'的重要部分,科学估算本地区土壤风蚀强度及其变化,是地区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选择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正蓝旗为研究区,运用137Cs、210Pbex复合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速率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137Cs本底值为2123.5±163.94 Bq·m-2,210Pbex本底值为8112±1787.62Bq·m-2。②基于137Cs同位素示踪分析,研究区侵蚀模数为-483.99~740.31 t·km-2·a-1;基于210Pbex同位素示踪分析,研究区侵蚀模数为-441.53~797.98 t·km-2·a-1。③与20世纪20-70年代相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土壤侵蚀与堆积速率明显降低,研究区风沙活动明显减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综合137Cs和210Pbex的多同位素复合示踪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胡云锋张云芝
关键词:风蚀示踪技术本底值沙地
北京城市绿化的时空动态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城市绿化覆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绿化率和绿化布局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人居适宜性。研究中将2005、2010、2015年北京市土地利用(LUC)数据中的城市居民用地作为城区范围,应用Landsat 5、GF-1影像数据和MODIS产品,利用支持向量机的监督分类方法,提取了2005、2010、2015年的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数据,并获取了同期的植被指数(NDVI)数据;继而以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均匀度和植被指数为评价指标,在公里栅格和行政区2个尺度上探讨了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动态特征。研究表明:(1)3个指标在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区县和栅格2个尺度上都表现一致。这反映北京市过去10年中,在绿化面积增加的同时,绿化的空间布局得到优化改善,绿化的质量得到提高。(2)2005-2015年,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由518.93 km2增加到1405.54 km2,绿化覆盖率由39.9%增加到49.13%,绿化覆盖均匀度由0.598增加到0.653,植被指数由0.42增加至0.5。(3)北京市城市绿化建设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中心城区绿化建设缓慢,成效不明显;重大绿化建设成果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区和远郊区县。城市绿化改善过程主要发生在2005-2010年。
胡云锋赵冠华张云芝
2000-2015年中国荒漠化土地识别和监测被引量:15
2018年
荒漠化是生态退化的极端表现形式,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快速和准确地识别中国荒漠化地区,是防范和治理荒漠化的关键。针对2000—2015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变化趋势、稳定性和荒漠化敏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识别荒漠化土地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1)近16 a以来,我国内蒙古阴山以南、新疆天山以北、西藏阿里地区、长江以南大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一半以上的区域处于植被生态系统不稳定状况;在全国56. 2%的国土属于荒漠化敏感区内,上述区域容易受气候、自然条件、人为干扰等影响而发生荒漠化。(2) 2000年以来,我国土地荒漠化退化区域面积约20. 74×10~4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 16%。主要为五大分布区域,即内蒙古高原中部的典型草原和荒漠化草原区、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山地草原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的温带荒漠和绿洲区、青藏高原的阿里—昆仑山高寒荒漠区、青海省的青南山高寒草原区。(3)荒漠化进程伴随有生产力下降、植被盖度降低和地表温度不断攀升的地表关键参数演变特征,荒漠化的形成受气候影响显著,降雨的减少是造成土地荒漠化进程突出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不合理的种植业、畜牧业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推动作用。
胡云锋张云芝张云芝
关键词:NPP荒漠化生态退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