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景明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小麦
  • 3篇有机物料
  • 3篇光合特性
  • 2篇土壤
  • 2篇作物
  • 2篇污染
  • 2篇离子交换纤维
  • 2篇麦田
  • 2篇麦田土壤
  • 2篇华北平原
  • 1篇氮肥
  • 1篇氮肥施用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吸收
  • 1篇地上部
  • 1篇叶片
  • 1篇一年两熟
  • 1篇有机培肥
  • 1篇砷污染
  • 1篇生长及产量

机构

  • 9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邵云
  • 9篇崔景明
  • 5篇李春喜
  • 3篇马守臣
  • 2篇陈静雯
  • 2篇韩蕊
  • 1篇张紧紧
  • 1篇李学梅
  • 1篇马建辉
  • 1篇王钰亮
  • 1篇张令令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等价产量的不同轮作模式作物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更好地利用华北平原南部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该区域光、温、水、土资源的优势,于2016年6月—2019年6月以玉米-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T1)、大豆-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T2)、花生-小麦→花生-小麦→玉米-小麦(T3)、甘薯-小麦→甘薯-小麦→玉米-小麦(T4)4种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经济价值为考核依据,用等价代换法对不同作物产量进行等价转换,并运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几种模式光、温、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及作物等价产量(EGY)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3模式的光能利用率(RUE)、积温生产效率(PEGDD)、水分利用效率(WUE)皆为最高,分别为0.78%、5.37 kg/(hm^2·℃)、28.05 kg/mm;T1模式仅次于T3模式,RUE、PEGDD、WUE分别为0.61%、4.82 kg/(hm^2·℃)、25.28 kg/mm。对作物EGY及自然资源的相关分析可知,EGY与PEGDD、WUE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地利用率(LUE)呈显著正相关;进而以EGY为母系列,自然资源利用率为子系列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各种资源利用效率关系为PEGDD>WUE>LUE>RUE。综上所述,积温生产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而T3模式与T1模式的整体自然资源利用率较高。
邵云朱群英翁正鹏李昊烊崔景明李春喜
关键词:轮作作物灰色关联度分析
4种有机物料对铅胁迫下小麦生长及产量特征的修复效应被引量:4
2017年
农田土壤铅(Pb)污染对作物的生长及光合的动态变化、产量特征以及品质安全都有影响,向污染土壤中施用有机物料能够改变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以及土壤结构和养分组成,对缓解作物生长发育所受胁迫具有现实意义。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4种有机物料即秸秆、鸡粪、菌渣和生物炭对600 mg·kg^(-1) Pb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及产量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小麦籽粒中Pb质量分数及富集系数的变化,为不同有机物料在农田Pb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越冬期Pb处理对小麦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后期则显著降低了花后15 d的F_v/F_0,以及成熟期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穗长、穗粒数、穗粒重、产量,同时提高了籽粒中Pb的质量分数,达到0.826 5 mg·kg^(-1);在污染土壤中添加6 g·kg^(-1)鸡粪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穗长和产量;添加150 g·kg^(-1)菌渣显著促进了花期和成熟期小麦根伸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了成熟期穗长、穗粒重和产量,该处理下单盆作物产量最大,达到23.22 g·pot^(-1),其成熟期土壤和籽粒中Pb质量分数也最低,分别为466.06 mg·kg^(-1)和0.493 1 mg·kg^(-1);添加50 g·kg^(-1)生物炭后小麦花后15 d和30 d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提高了26.30%和15.41%,花期株高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穗长、穗粒数、穗粒重、产量也显著提高,同时籽粒中Pb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添加3 g·kg^(-1)秸秆的处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邵云陈静雯李学梅崔景明王温澎李昊烊
关键词:小麦铅胁迫有机物料
离子交换纤维对麦田土壤砷污染的修复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为探讨离子交换纤维对土壤砷(As)污染的修复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离子交换纤维的2种不同放置方式[分3层放置(T2)、混匀放置(T3)]对麦田As污染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总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及小麦植株各器官As含量及其转运、富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离子交换纤维的As污染处理(T1)土壤相比,T2、T3处理土壤p H值总体偏低,但3个处理均呈弱碱性; 3个As污染处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较高,其中T3处理总体较低; 3个As污染处理中始终以T1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T3处理最低。添加离子交换纤维的T2、T3处理土壤As含量均比T1处理低,尤其是T3处理; T2、T3处理植株各部位As含量均低于T1处理(孕穗期根除外);成熟期,T2、T3处理离子交换纤维对As的吸附量分别达到8. 93、9. 19 mg/kg。成熟期,T2、T3处理根到茎叶的As转运系数均较T1处理有所升高;对于茎叶到籽粒的As转运系数,T2处理较T1处理降低,T3处理较T1处理升高。T2、T3处理的小麦植株对As的富集系数总体上均较T1处理低(孕穗期根除外)。综上,离子交换纤维能够降低植株对As的转运能力; T2、T3两个离子交换纤维处理间相比,以T3处理对As的吸附量较高。
崔景明王钰亮邵云王温澎李昊烊王璐
关键词:离子交换纤维小麦土壤砷污染
耕作方式和有机物料还田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深耕(D)、深耕+秸秆(DS)、深耕+粪肥(DO)、浅耕(S)、浅耕+秸秆(SS)、浅耕+粪肥(SO)6个处理下小麦叶片光合指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下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均能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深耕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还能够提高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但各处理蒸腾速率的变化不规律;从小麦生长和产量来看,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均能提高小麦穗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其中深耕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能提高开花前小麦干物质量,浅耕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能提高开花后小麦干物质量,DO处理具有最高的小麦产量。综合来看,深耕和有机物料还田可提高小麦叶片光合效率、开花期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小麦产量,深耕条件下粪肥还田量为2 300 kg/hm^2时产量最高。
邵云王敬婼冯荣成张紧紧崔景明王温澎李昊烊
关键词:小麦耕作有机物料光合特性
小麦开花期旗叶光合特性与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测定小麦开花期旗叶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等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开花期旗叶光合特性与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对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_(1y)=0.900),其次是最大光化学效率(P_(9y)=-0.377)和胞间CO_2浓度(P_(3y)=0.263),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的通径系数都为正值,表明均对地上部干物质量起促进作用,最大光化学效率的通径系数为负值,表明对地上部干物质量起抑制作用。胞间CO_2浓度通过净光合速率对因变量的间接负作用较大(间接通径系数为-0.680),说明胞间CO_2浓度通过净光合速率对因变量的影响较大。从决策系数绝对值大小可以得出,旗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和胞间CO_2浓度对地上部干物质影响的综合排序为旗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胞间CO_2浓度,旗叶净光合速率值最大且为正值,说明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是控制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量的最主要促进因子。
李春喜韩蕊邵云马建辉冯荣成崔景明
关键词: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量通径分析
四种有机物料对Pb^(2+)的吸附特性被引量:14
2017年
为研究不同有机物料的性质特征以及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选用四种农林废弃物或其加工产物(锯末生物炭、玉米秸秆、鸡粪、食用菌菌渣),利用SEM、FTIR等方法对其形态和官能团进行表征,并通过对Pb^(2+)的批量吸附试验,考察了pH、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材料均能够有效吸附Pb^(2+),但吸附特性有一定差异。生物炭、秸秆、鸡粪最佳pH为5,且受pH影响较大;菌渣最佳pH为2,受pH影响不大。25℃、pH 5时四种材料均能较快地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变化数据均能较好地拟合Langmuir等温方程,其中生物炭的饱和吸附量远高于其他三种材料,达到411.52 mg·g^(-1),秸秆、鸡粪、菌渣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0.90、41.82、115.65 mg·g^(-1)。
邵云陈静雯王温澎崔景明李昊烊王璐马守臣
关键词:生物炭秸秆鸡粪菌渣
离子交换纤维对麦田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为探讨土壤Pb污染的治理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离子交换纤维的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分层放置与混匀放置)对麦田土壤Pb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1000 mg·kg-1 Pb污染水平下,Pb污染处理(T1:Pb胁迫;T2:Pb+在土壤中分三层放置纤维;T3:Pb+在土壤中混匀剪碎的纤维)的土壤pH值、总有机碳含量较对照(CK:未添加Pb和离子交换纤维)有所降低。在小麦成熟期,T2、T3处理下土壤和植株各部位的Pb含量均低于T1处理,其中T3处理变化显著;T2、T3处理中纤维吸附的Pb含量则分别达到115.01和128.26 mg·kg-1。T2、T3处理的Pb富集系数低于T1处理及CK。由此说明,离子交换纤维能够有效吸附土壤中的Pb,降低Pb从土壤向植株的转运能力,且离子交换纤维混匀放置方式的修复效果较好。
邵云崔景明李晓波翁正鹏朱群英张小转李春喜
关键词:小麦土壤铅污染离子交换纤维
华北平原南部一年两熟区不同搭配作物光合性能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探寻华北平原南部一年两熟制中较适宜的搭配模式,研究了该区域广泛应用的: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小麦-甘薯4种搭配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光合性能的变化规律,计算了其光资源利用效率及产量与产值.结果表明:小麦-甘薯模式在两季的总光资源积累量中表现出最高;但由于小麦-甘薯模式价格最低,所以其两季的总产值最低.另一方面,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3种搭配模式由于生育期基本一致使得其光能积累几乎相等;而小麦-甘薯模式在除小麦-玉米模式的其他3种模式中光合作用强度较高,光能利用效率仅次于小麦-玉米模式,加之产品价格较高,故两季的总产值最高;此外,小麦-花生模式在光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总产值方面也具有相对的优势.因此选择小麦-玉米模式作为华北平原南部两熟区最适宜的搭配模式,而小麦-花生模式可作为该地区的替代搭配模式.
邵云李晓波崔景明李春喜马守臣李静雅马冠群
关键词:光合性能
有机培肥和减施氮肥对小麦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以常规单施氮肥处理为对照(CK,270kg·hm-2),设置秸秆还田(J)、秸秆还田+牛粪(JF)、秸秆还田+沼渣(JZ)3种有机培肥措施,耦合N1(较CK减量10%)、N2(较CK减量20%)和N3(较CK减量30%)3个施氮水平,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究有机培肥和减施氮肥对小麦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有机肥配施氮肥明显促进了小麦生育期分蘖的发生和有效群体数的形成,提高叶绿素含量并维持旗叶较高光合速率水平,促进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植株氮素吸收,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并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产量增幅为4.21%~17.80%,并以JFN2(JF+N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6 853.43kg·hm-2)。(2)同一有机肥培肥处理中,N2(减施氮肥20%)处理效果最好,能显著促进小麦群体形成,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产量;JFN2小麦群体数在成熟期分别比JFN1、JFN3增加5.16%、4.31%,JFN2叶绿素含量在花期分别较JFN1、JFN3增加2.29%、2.31%;JFN2处理产量分别比JFN1和JFN3显著增加11.41%和7.56%。(3)同一施氮水平下,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JZN1处理显著大于JFN1和JN1处理,分别增加8.93%和12.01%;花期JF处理氮素积累量在3种施氮水平下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2种有机培肥处理;JFN2处理籽粒产量显著高于JZN2和JN2处理,增幅分别为12.17%和6.09%。研究认为,有机肥耦合施氮量可促进小麦分蘖和有效群体数的形成,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加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从而增加小麦产量。
李春喜张令令马守臣邵云韩蕊王温澎李昊烊崔景明
关键词:有机培肥氮肥施用小麦光合特性氮素吸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