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昕忠
- 作品数:8 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西秦岭地区微震活动及主要断裂带深部几何结构的研究
- <正>新生代早期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其后的印度板块向北楔入作用所引起的挤压应力造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隆升。西秦岭地区是青藏块体在向北东方向运动时由近南北方向向北东、东方向转换的重要场所。区内多条规模较大的断裂共同...
- 尹昕忠陈九辉刘启元郭飚李顺成
- 文献传递
- 西藏米林M6.9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地震定位被引量:13
- 2018年
- 利用布设在南迦巴瓦构造结及其周边地区流动地震台的观测数据,测定了2017年11月18日西藏米林M6.9级地震的主震位置,主震震中位于29.87°N,95.05°E,震源深度12 km.采用Geiger法和双差定位法对余震序列进行了地震定位.定位结果表明余震沿着主震的北西和南东向两侧扩展分布,其展布长度约40 km,宽度约10 km.米林地震发生在西兴拉断裂带最南侧的一条次级断裂上,震源深度剖面和主震震源机制研究结果揭示发震断层以高角度、北东倾向为主要特征,米林地震触发了靠近主震发震断层北东侧一条近平行断层的地震活动.米林地震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顶部目前仍处于较高的构造挤压状态,南迦巴瓦变质体持续向北东方向推进,导致构造结内部块体缩短变形,其东西两侧的墨脱断裂和米林断裂存在未来发生大震的可能性.
- 韦伟谢超周本刚郭志尹昕忠李保华王萍董绍鹏魏费翔王禹钦
- 关键词:地震定位逆冲断裂震源机制
- 利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研究汶川地震前后微震时空演化与断裂带成像
-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境内的Mw7.9汶川地震造成了龙门山断裂带长达数百公里的地表破裂,是人类有仪器记录史以来发生在内陆最大的一次高角度逆冲型地震。地震发生之后,随即受到国内外诸多地震地质学家们的持续关注。前...
- 尹昕忠
-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
- 流动宽频带地震计自噪声测试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分别采用双台地震计自噪声互相关分析法(以下简称“Holcomb双台法”)和3台地震计白噪声互相关分析法(以下简称“Sleeman多台法”)对CMG-3T、BBVS-120、STS-2型流动宽频带地震计进行自噪声测试研究。结果表明:Sleeman多台法因有效地规避了传递函数引起的误差,在处理流动宽频带地震计实际记录数据方面比Holcomb双台法更能有效地滤除背景噪声;在简单测试条件下,3种常用流动地震计的自噪声在0.06~1Hz频带内均低于NLNM曲线,显示了相当好的噪声性能指标;在流动台阵观测过程中,地震计方位准确性以及地震计的保温防护措施是保证发挥仪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 尹昕忠陈九辉李顺成郭飚
- 关键词:自噪声互相关
- 西藏米林M6.9地震早期余震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 2018年
-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8日06时34分(GMT:2017-11-17 22∶34),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发生了M6.9地震.本次地震位于东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末端旋转变形强烈部位.本研究基于林芝台阵记录的波形数据,应用双差定位方法和匹配滤波方法对本次地震早期余震序列进行了全面检测分析.截至2017年11月25日上午08时,我们共获得约10倍的中国地震台网公布的余震事件.余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本次米林M6.9地震余震呈NW向,位于北东向南迦巴瓦构造结北部的东西两侧边界断裂带之间,沿西兴拉断裂带分布,断层具有明显的分段破裂特征,主震位于余震分布带中部.根据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源机制解显示,发震断层的深部几何结构为北东向陡倾,主震北东侧的断层活动为主震及发震断层触发的结果,其深部几何结构也较陡,余震整体沿断层分布长度约50km.
- 尹昕忠周本刚陈九辉韦伟谢超郭志
- 关键词:发震构造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 宽频带地震计自噪声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 <正>宽频带地震计具有频带宽、自噪声低、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全球动力学、区域构造甚至局部地区的地震地质研究。宽频带地震计的自噪声水平是影响地震计性能的重要指标,仪器使用者试图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从地背景噪声中获取仪...
- 尹昕忠陈九辉李顺成郭飚
- 文献传递
- 密集地震台阵噪声成像揭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流通道前缘
-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作为最典型的大陆板块碰撞变形区,其隆升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热点问题。地球科学界对青藏高原生长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型,...
- 陈九辉赵盼盼李昱刘启元陈一方郭飚尹昕忠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台阵四川盆地
- 龙门山断裂带精细速度结构的双差层析成像研究被引量:49
- 2014年
- 利用川西流动地震台阵、汶川地震震后应急台网记录到的P波到时资料,对2008年5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发生的汶川地震余震序列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进行了地震震源和三维P波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结果显示,联合反演获得的地震重定位结果与基于一维地壳参考模型的双差定位方法结果相近;研究区15km以上速度结构与地表断裂分布密切相关,20km以下深度呈现北东向和北西向交错结构.汶川地震破裂带南段龙门山断裂带之间上地壳呈现高速异常,速度结构的非均匀变化是控制余震分布和主震破裂传播的主要因素;联合反演结果给出了小鱼洞—理县方向存在隐伏断裂的速度结构证据,同时发现,破裂带北东段可能沿新发断裂扩展;结果确认了汶川地震起始段的高角度逆冲断裂特征,也确认了前山断裂和中央断裂在约20km深度合并到脆韧转换带的特征.
- 邓文泽陈九辉郭飚刘启元李顺成李昱尹昕忠齐少华
- 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