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一新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载力
  • 7篇极限承载
  • 7篇极限承载力
  • 7篇承载力
  • 5篇溶洞
  • 5篇溶洞顶板
  • 4篇冲切
  • 4篇冲切破坏
  • 3篇地基
  • 3篇岩石地基
  • 3篇破坏模式
  • 3篇荷载
  • 2篇岩溶
  • 2篇上限法
  • 2篇极限承载力计...
  • 2篇极限分析上限...
  • 2篇计算方法
  • 2篇承载力计算
  • 1篇岩溶顶板
  • 1篇岩溶区

机构

  • 8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刘一新
  • 7篇雷勇
  • 2篇陈秋南
  • 2篇张宗堂
  • 2篇刘泽宇

传媒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下伏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岩溶区下伏空洞嵌岩桩桩端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问题,进行了下伏空洞桩端岩石地基的破坏模式分析。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剪应力形式,理论推导出不同顶板厚度下下伏空洞岩石地基及完整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当顶板厚度为1~3倍桩径时,采用极限分析上限原理推导了冲切破坏模式下泛函形式的下伏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表达式。运用变分原理得到冲切破坏线方程,进一步利用偏导求得了下伏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当顶板厚度大于5倍桩径时,采用特征线法推导出塑性破坏模式下完整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当顶板厚度为4倍桩径时,利用完整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与承载比理论,采用S型生长曲线拟合出冲切剪压复合破坏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值。通过与1~5倍厚径比条件下的下伏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对比,计算值与实验所得数据吻合良好。
雷勇邓加政刘一新
关键词:极限承载力承载比
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下伏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下伏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假定冲切体为一母线未知的旋转体,且破坏面与底面夹角为45°-φ/2,由极限分析法求出其母线表达式及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进行了下伏溶洞顶板及相应的基岩极限承载力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了1~5倍桩径的顶板厚度下溶洞顶板以及相应基岩的极限承载力,实测结果与本文理论吻合良好。研究表明:当溶洞顶板厚度为1~3倍桩径时发生冲切破坏,顶板厚度为4倍桩径时呈现冲切+撕裂复合破坏,顶板厚度为5倍桩径时,发生洞顶撕裂+桩端塑性复合破坏;同一跨径比条件下,溶洞顶板厚度为1~4倍桩径时,溶洞顶板的极限承载力随其厚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达到5倍桩径时溶洞顶板承载力与基岩基本一致。
雷勇尹君凡陈秋南刘一新
关键词:桥梁工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
偏心荷载下溶洞顶板冲切破坏上限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冲切破坏模式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问题,进行了不同顶板厚度以及不同荷载偏心距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室内试验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将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溶洞冲切破坏假定为轴对称问题,引入Griffith强度准则,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轴对称和偏心荷载作用下溶洞顶底板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能发生冲切破坏范围的估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偏心距下,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在达到基岩极限承载力之前,顶板极限承载力呈线性增长;当顶板厚度一定时,顶板极限承载力随着偏心距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偏心距e在能发生冲切破坏的范围之外时趋于平缓,并逐渐达到基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尹君凡雷勇陈秋南刘一新邓加政
关键词:岩溶区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
一种研究荷载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岩石变形的三轴实验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究荷载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岩石变形的三轴实验仪,包括支架、圆筒体、导力柱、液压千斤顶;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圆筒体固定在底座中部,圆筒体顶部盖有顶盖,圆筒体上设有围压孔、出气孔、排水孔、进水孔,圆筒体侧壁...
刘一新雷勇邓加政尹君凡张宗堂
文献传递
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岩石地基承载力问题,引入Hoek-Brown强度破坏准则,提出局部剪切破坏模式岩石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破坏面上的静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整体剪切破坏模式岩石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依据已有的成果假定空洞岩石地基顶板的冲切破坏体为一圆锥体,利用极限平衡法,得到了抗拉作用、抗剪作用及抗拉剪共同作用时下伏空洞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并进一步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在计算完整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时,采用整体剪切破坏模式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2)在计算空洞顶板极限承载力时,对比单独考虑冲切破坏面上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作用得到的结果,考虑两者共同作用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测结果.
刘一新雷勇邓加政刘泽宇欧阳鹏博
关键词:岩石地基剪切破坏极限承载力模型试验
非对称荷载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计算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非对称荷载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问题,引入抛物线形式的Hoek-Brown强度准则,并假定非对称荷载下溶洞顶板的冲切破坏体为轴对称旋转体。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建立了冲切破坏体的功能方程,利用变分原理和偏导求得了非对称荷载下溶洞顶板冲切破坏模式的极限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最后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厚径比h/D、荷载位置偏移量e及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指标GSI对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e一定时,随着厚径比h/D的增加,顶板极限承载力大致呈线性增长,增大到一定值时,溶洞对顶板承载力无影响,顶板极限承载力趋向于完整基岩承载力;(2)当h一定时,随着荷载位置偏移量e的增大,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呈非线性增长,增大到一定值时,溶洞对顶板承载力无影响,顶板极限承载力接近完整基岩承载力;(3)当h一定时,随着GSI的增大,顶板极限承载力增长的幅度逐渐变大。其中对于h为2D的溶洞顶板,且当GSI为44,e为0,0.25l,0.5l时,顶板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1.8,2.2,3.6 kN;当GSI为100时,相应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24,29,43 kN,近似为前者的12倍。因此GSI的选取对承载力的确定有重要意义,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刘一新雷勇雷勇刘泽宇刘泽宇
关键词:极限承载力极限分析上限法岩溶顶板冲切破坏
冲切破坏模式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计算被引量:11
2018年
基于溶洞顶板的冲切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建立冲切体的三维功能方程,推导泛函形式的溶洞顶板承载力表达式。运用变分原理得到冲切破坏线方程,进一步利用偏导求得冲切体的底部直径和三维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显示计算公式。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并重点分析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指标GSI对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及冲切体底部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顶板厚度h为1D^4D时,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随着h的增加大致呈线性增长,h=5D时,极限承载力与基岩一致;(2)厚径比为定值时,顶板极限承载力随着GSI的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当h=1D,GSI取44时溶洞顶板的承载力系数为0.73,GSI取100时其值为1.42,后者接近前者的2倍;(3)同一溶洞顶板厚度下,冲切体底部直径随着GSI的增大大致呈线性减小。当GSI取44,1D顶板厚度时冲切体底部直径为0.20 m,分别是GSI取65,85,100时的1.25,1.54,1.70倍,对于其他顶板厚度时也存在类似的关系。
雷勇刘一新邓加政尹君凡张宗堂
关键词:基础工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冲切破坏极限分析上限法
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
随着建筑工程与道路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桩基础的应用范围得到不断扩张。由于我国中西部分布大量的岩溶地貌,工程建设施工中难免遇到岩溶地基,而如何确定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是解决溶洞对桩基影响的关键,目前关于溶洞上方地基承载力的计...
刘一新
关键词:岩石地基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