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对2014~2021年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2021年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天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平均库存量为2777.0(1762.5,4240.0)U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放时红细胞成分血的平均天数为10.2(8.1,14.0)天呈波动递增趋势;从经济分区的角度看,每千人口全血发放量东北地区最高[0.0288(0.0188,0.0457)U],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中部地区最高[16.77(13.39,18.92)U];报告的红细胞成分血过期量的数据中47个(52.2%)数据为0U。结论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在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方面存在差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赵冬雁王林汤丁杰李可今傅奇李涛马宏伟马艳焱刘敬闪安立杨勇毅田浩李莹卢长春郭康社林妍黄文杰白林
- 关键词:库存管理
- 202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时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措施。方法重庆市血液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3种类型的仪器单采血小板7 952例,共发生献血反应202例,收集发生献血反应者的健康信息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的身体及精神因素与献血反应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献血反应与采集机器及献血者年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枸橼酸盐中毒反应是主要的献血反应(P<0.05)。结论在采集过程中多与献血者交流沟通,并作好护理,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
- 傅奇秦瑶夏代全
- 关键词:血小板献血反应供血者副作用
- 2018—2021年COVID-19疫情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2018—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2021年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的8个数据,包括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总量(简称入库总量)、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总量(简称发放总量)、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简称每千人口发放量)、每千人口4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简称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发放量(简称日均发放量)、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库存量(简称日均库存量)、发放时红细胞成分血平均天数(简称红细胞天数)、红细胞成分血过期量(简称过期量)。根据COVID-19发生时间,2018、2019年数据为疫情爆发前组,2020、2021年数据为疫情爆发后组。结果2018—2021年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疫情前组与疫情后组比较,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4.68 U>13.92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10.16 U>9.21 U)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2020年数据比较,发放总量(中位数117770.38 U>99084.08 U)、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5.04 U>12.19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10.11 U>8.94 U)、日均发放量(中位数322.66 U>270.73 U)减少,红细胞天数(中位数10.50 d<11.45 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21年数据比较,入库总量(中位数101920.25 U<120328.63 U)、发放总量(中位数99084.08 U<118428.62 U)、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2.19 U<15.00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8.94 U<9.46 U)、日均发放量(中位数270.73 U>324.46 U)、日均库存量(中位数3222.00 U<4328.00 U)增加,过期量(中位数1.50 U>0.00 U)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供血机构的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除过期量外)存在显著差异(P<0.05);日均库存量与日均发放量之比疫情爆发后�
- 赵冬雁马宏伟汤丁洁冯晓荣田浩罗孟卓吴南林妍杜霞傅奇黄均磊卢长春曹晓莉杨毅王林李莹戚海王东泰邱艳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血液供应血液安全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采供血影响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采供血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血液中心应急保障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不愿意参与献血和愿意参与献血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献血者心理状况和献血情况,对比分析2019年和2020年同期重庆主城范围内医院用血情况。结果(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献血者心理存在影响,不同公共卫生事件对血液采集存在影响,献血者对献血是否影响自身健康状况存在担忧;(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级医疗机构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用量与2019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重庆主城地区用血量虽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并无统计学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血液中心应根据采供血需求建立有效机制,合理调配库存,提升应急事件保障能力。
- 傅奇杨培毛伟
- 关键词:疫情采供血应急保障突发事件
- 冰冻血液成分低温运输过程的确认探讨
- 目的探讨冰冻红细胞和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运输过程的确认方法,为安全运输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冰冻红细胞运输过程中用干冰作为冷媒,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运输过程中用提前冷冻到-25℃以下的冰盒作为冷媒,将冷媒放置于血液产...
- 彭楷黄霞傅奇邱本慧骆展鹏
- 文献传递
- 重庆地区不同血液制剂质量检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重庆地区各级血站近2年不同血液制剂抽检结果,为制定相对统一的质量控制策略,从而达到辖区内各血站同质化建设的要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地区6家采供血机构血液制剂关键质量检测数据。按各单位近2年临床发放量,选择确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单采血小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上述各类血液制剂质量抽检结果数据。结果5家血站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 U),其Hb、白细胞残留量、期末溶血率有差异(P<0.05);Hct无差异(P>0.05)。3家血站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1 U),Ⅷ因子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差异(P<0.05);5家血站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2 U),Ⅷ因子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差异(P<0.05)。3家血站制备的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Ⅷ因子含量、血浆蛋白浓度、亚甲蓝残留量结果均有差异(P<0.05)。2家血站制备的单采血小板,Plt、WBC混入量、RBC混入量,期末pH值均有差异(P<0.05)。结论不同血站提供的血液制剂其质量指标虽然满足国标的要求,但各血站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明确和统一采集、制备、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关键点控制策略,从而减小彼此间的差异,为下一步同质化建设确定方向和依据。
- 骆展鹏傅奇曾北南杨春燕杨丹蓉彭楷汪娟
- 关键词:血液制剂同质化
- PLT,MPV,PDW对单采血小板产品聚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含量(PL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单采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8例血小板捐献者,均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分为聚集组和对照组。献血前抽取静脉血,采用麦道尼克CA62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测PLT,MPV,PDW。结果:聚集组(%)PDW 17.5±1.8,高于对照组(%)PDW12.1±0.9(P<0.05)。聚集组(fl)MPV 11.0±0.9高于对照组(fl)MPV 7.8±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集组PLT(187±13.3)×109,对照组PLT(195±11.0)×109,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PV,PDW分别与PLT进行相关性分析,PLT与MPV无显著相关(r=0.132,P>0.05);PLT与PDW无显著相关(r=0.147,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产品出现聚集,其捐献者PDW,MPV高于单采产品正常捐献者,与献血者PLT计数无明显关系。
- 邓莉吴强傅奇赵星月夏伟
-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血小板平均体积
- 装盒血浆采用两种速冻方式速冻效果的比较
- 目的分析各种数量、规格有包装盒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种速冻设备中完成速冻所用时间,比较2种速冻方式的效果。方法分别将同规格装好包装盒的新鲜冰冻血浆按最大容量、常规容量、最小容量放入平板接触式速冻机和风冷式速冻机进行速冻,记录...
- 汤旭光傅奇
- 文献传递
- 2010~2015年重庆市血液中心血液采供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重庆市血液中心血液采供情况,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血液中心2010~2015年献血人数、献血量、献血人群年龄分布、固定献血者献血比例及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单采血小板献血人数和献血量有所增长外,献血量、献血人次分别由2010年的202 002U、114 388人次下降到2015年的178 997U、104 844人次。临床用血受采集量下降的影响也呈逐年下滑的趋势。35岁以下献血者占70.0%以上,固定献血者占30.7%。结论从2011年开始采供血量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献血人数及献血量逐年降低,2015年有反弹趋势;3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固定献血者比例偏低。
- 傅奇夏代全
- 关键词:无偿献血采供血临床用血固定献血者
- 重庆市血库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血液库存管理是采供血链条中的后端关键环节。如何有效避免差错发生,保证血液制剂安全,保障区域内血液供应,及时对血液调配作出反应,实时反馈区域内的血液供应情况,是血库工作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的重点。该文主要研究重庆市血库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全自动化设备、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智能云平台及物联网先进技术应用,整合自动化贴签包装、自动化分拣、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等全自动化设备,完善血液智能检索、自动批量出入库、自动盘存、数据动态实时交互与共享等功能。系统参考国内已实现血库智能化管理单位的经验,进一步实现血库与血站内部各科室、血库与医院、血库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此外,通过智能云计算逐步建立重庆市血液保障体系大数据库,实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血站-医院的全链条管理和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提升重庆市血液管理和保障能力。
- 傅奇骆展鹏
- 关键词:血库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