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小龙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稻秸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秸秆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秸秆
  • 1篇秸秆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
  • 1篇

机构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省环境监...

作者

  • 1篇徐晓春
  • 1篇胡宏祥
  • 1篇黄界颍
  • 1篇伍震威
  • 1篇丁小龙

传媒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水稻、油菜秸秆对水中镉的吸附特性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水稻秸秆和油菜秸秆对废水中Cd2+的吸附特性,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离子质量浓度、秸秆投加量、初始p H值和振荡速率对溶液中Cd2+去除率与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动力学、热力学模型拟合和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水稻和油菜秸秆具有良好的Cd2+吸附效果,p H值为4~7时,Cd2+吸附率均可达到50%以上;在投加量为10 g/L、初始p H值为6、振荡速率为150 r/min、温度为25℃的条件下,处理200 mg/L含Cd2+废水时,水稻和油菜秸秆对Cd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6.5%和68.2%,吸附平衡时间约为90 min;其吸附动力学过程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等温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方程,在25℃下油菜秸秆和水稻秸秆的最大吸附量理论值分别为14.28 mg/g和13.76 mg/g;结合SEM和FTIR分析推断,两种秸秆吸附Cd2+主要发生在吸附剂表层,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研究表明,油菜秸秆和水稻秸秆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Cd2+吸附剂。
黄界颍胡宏祥伍震威徐晓春丁小龙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水稻秸秆油菜秸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