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珊珊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恙虫病
  • 2篇虫病
  • 1篇蛋白
  • 1篇电子病历
  • 1篇蝶鞍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血清
  • 1篇药物
  • 1篇市辖区
  • 1篇退热
  • 1篇退热时间
  • 1篇评分
  • 1篇转归
  • 1篇综合征
  • 1篇熵权
  • 1篇熵权法
  • 1篇文献复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机构

  • 6篇玉林市红十字...

作者

  • 6篇黄珊珊
  • 2篇陈万进
  • 1篇赖昌生
  • 1篇李学敏
  • 1篇梁爱军
  • 1篇俸小平
  • 1篇杨华
  • 1篇杨双
  • 1篇陈飞燕
  • 1篇谭跃
  • 1篇周丽冰
  • 1篇李骞

传媒

  • 3篇现代医院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OPD并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空泡蝶鞍综合征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报道1例COPD并空泡蝶鞍综合征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历年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经头颅MRI提示为部分空泡蝶鞍,内分泌激素测定为腺垂体功能减退,诊断为COPD合并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在规范治疗COPD的基础上,联合激素替代治疗,患者咳喘、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结论空泡蝶鞍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妊娠有关。COPD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可能是形成空泡蝶鞍的重要因素和环节。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与COPD的临床症状相似或叠加,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差错,需全面评估腺垂体功能,对已确诊的病例必须规范予激素替代治疗,切勿擅自减量或停药。
苏政军黄珊珊
关键词:COPD空泡蝶鞍综合征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门诊电子病历的实施被引量:6
2012年
就门诊电子病历成功实施的体会,从医疗管理者角度阐述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优势以及成功实施的步骤、经验和方法。
杨华谭跃杨双李骞黄珊珊韦并阳
关键词:信息系统门诊电子病历
血清纤维胶凝蛋白3、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胶凝蛋白3(FCN3)、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我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73例NSCLC病人为研究组;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FCN3、CTHRC1水平;Pearson法分析NSCLC病人血清FCN3、CTHRC1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CN3、CTHRC1水平对NSCLC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FCN3、CTHRC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CN3、CTHRC1水平与NSCLC病人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earson分析显示,NSCLC病人血清FCN3、CTHRC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58,P=0.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CN3、CTHRC1表达增高是NSCLC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FCN3、CTHRC1水平诊断NSCLC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810,二者联合诊断NSCLC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优于血清FCN3、CTHRC1各自单独诊断。结论 NSCLC病人血清FCN3和CTHRC1水平升高,且与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是NSCLC发生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NSCLC发生更具诊断价值。
苏政军黄珊珊陈万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玉林市辖区不典型恙虫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掌握玉林市辖区不典型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疾病转归因素的关联性,评估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药物对不典型恙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9年6月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89例不典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疾病转归的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根据治疗药物情况分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在疗效和退热时间方面的差异性。结果①疾病临床特点:玉林市辖区不典型恙虫病好发于春末、夏秋季节,主要位于草木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农民群体最为常见。不典型恙虫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74例,83.1%)和器官或系统功能损害(81例,91.0%),以心肌、肝脏最为常见,肾脏、肺次之。②疾病转归因素的关联性分析:发热病程与退热时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体重指数(BMI)与退热时间、退热时间与受累器官或系统数量、发热病程与受累器官或系统数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药物治疗组在疗效和退热时间方面的差异性比较:药物治疗组间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药物治疗组对患者体温复常的影响有差异性(P<0.05),两两比较提示多西环素组与阿奇霉素组、阿奇霉素组与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组、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组与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林市辖区不典型恙虫病疫情日趋复杂而严重,临床应紧扣本病临床特点和规律,及时甄别不典型恙虫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予以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的方案进行诊断性治疗。
苏政军黄珊珊
关键词:恙虫病药物疗效退热时间
基于肺部高分辨CT定量参数分析肺部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转归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描述肺部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影像学征象,探讨肺部超声在新冠肺炎病情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玉林市新冠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以肺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HRCT)为金标准,同步行肺部超声检查,记录CT定量参数和肺部超声的数据,分析肺部超声B线评分(LUBS)与肺部病灶总体积、肺部病灶密度平均CT值和受累肺段数量的关联性,并建立数据模型。配对分析治疗前后LUBS和肺部病灶总体积变化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并评价肺部超声对胸膜线形态和肺实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肺部超声在新冠肺炎诊疗期间探及数量不等的B线、胸膜线异常20例次、肺实变11例次。LUBS与肺部病灶总体积、肺部病灶密度平均CT值、受累肺段数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分别建立最优的回归方程。治疗前后新冠肺炎肺部病灶总体积和LUBS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肺部病灶总体积和LUBS的变化呈非线性相关(r=0.569,P>0.05)。肺部超声在胸膜线形态和肺实变方面的诊断效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胸膜线形态和肺实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较高。结论肺部超声在床旁能准确反映新冠肺炎病灶的影像信息,有助于实时、安全而便捷地评估诊疗效果,在新冠肺炎病情评估方面可作为CT检查的有力补充手段。
苏政军周丽冰俸小平张九进李学敏岑裕铭黄珊珊赖昌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评分HRCT
应用熵权法构建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不典型恙虫病诊断模型
2024年
目的提高玉林市基层医疗机构对无焦痂不典型恙虫病的早期诊治能力,有效控制恙虫病的疫情,构建适用于华南和西南亚热带区域的不典型恙虫病诊断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首诊的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546例患者,男性335例,女性211例,年龄14~100岁。基于恙虫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理化检查3个方面的特点,应用熵权法将其划分为恙虫病、不典型恙虫病、非恙虫病3个组别。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小样本验证与优化,确定不典型恙虫病诊断模型。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为诊断恙虫病的金标准,评价不典型恙虫病诊断模型和外斐反应OXK对77例恙虫病疑似病例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结果依据恙虫病各诊断要素的占比情况,确定恙虫病/不典型恙虫病诊断模型雏形,ROC分析最佳分界值为2.95分,相应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100.0%,小样本(25例)对诊断模型雏形二次评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9例)、86.7%(13例)。不典型恙虫病诊断模型和IFAT在恙虫病诊断方面的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对恙虫病疑似病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96.7%、70.6%、0.67、90.9%、0.72;而外斐反应OXK与IFAT相比,诊断效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5.0%、100.0%、0.05、26.0%、0.02。结论不典型恙虫病诊断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客观地分析非特异性的临床资料,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恙虫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望在华南和西南亚热带区域诊断技术和设备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苏政军陈万进黄珊珊梁爱军陈飞燕
关键词:熵权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