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阳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氨基吡啶对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及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研究4-氨基吡啶(4-AP)对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将18例生育力正常的男性精液标本以上游法处理后加入4-AP,分别测定处理前后的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精子头侧摆幅度(ALH)等精子运动参数变化情况;以处理前后变化明显者作为阳性反应,反之为阴性。将18例正常生育力男性与65例原发不育患者的4-AP阳性反应率进行比较;将74例进行IUI周期和63例进行IVF周期的男性患者的精液根据4-AP反应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受孕率差异。结果:加入4-AP处理后的精子VCL、ALH显著高于处理前(P<0.01);正常生育男性组精液标本的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原发不育男性组(P<0.05);IUI中阳性组的受孕率与阴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VF中阳性组的受孕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AP对正常生育力男性精子的运动参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原发不育患者中,4-AP的阳性反应率较低,提示4-AP可能跟男性生育力有关,IVF中4-AP阳性反应组的受孕率较高,提示4-AP可能会影响受精,从而导致受孕率下降。
- 卫海陈莉王宇峰杨海燕黄晓阳
- 关键词:4-氨基吡啶精子运动参数宫腔内人工授精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叶酸水平对HOXA10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的血浆叶酸水平对DNMTs和HOXA10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IVF)不孕患者30例,不孕原因为EMs的15例为试验组,不孕原因为输卵管因素的1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叶酸水平;取排卵后7d子宫内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DNMTs的表达,采用BSP法检测HOXA10基因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的叶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对照组的DNMTs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试验组;两组的DNA甲基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试验组(82%)显著高于对照组(57.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内叶酸的水平与内膜组织的甲基化显著相关,体内的叶酸含量越低,内膜的甲基化程度越高。结论试验组患者甲基化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在EMs患者体内存在着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叶酸的水平与内膜组织的甲基化呈负相关,通过补充叶酸降低启动子甲基化率来阻止EMs的进展或许可作为今后治疗的新思路。
- 许科黄晓阳胡铃敏杨海燕周伟陈莉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HOXA10基因DNA甲基化叶酸
- 自体淋巴细胞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宫腔内灌注治疗对胚胎反复着床失败(RIF)患者的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FET的RIF患者74例,将再次FET周期移植前3 d要求接受淋巴细胞宫腔灌注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38例),未接受淋巴细胞宫腔灌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在行FET前3 d,抽取静脉血20 ml,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制备自体淋巴细胞后行宫腔灌注治疗。观察两组内膜准备方案、FET周期移植胚胎数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体质指数(BMI)、移植优质胚胎数、不孕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人工周期33例(86.8%),自然周期5例(13.2%),平均内膜厚度(9.5±1.2)mm,平均移植胚胎数(2.11±0.45)枚,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1.51±0.50)枚;对照组人工周期30例(83.3%),自然周期6例(16.7%),平均内膜厚度(9.0±1.7)mm,平均移植胚胎数(2.17±0.44)枚,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1.64±0.76)枚。两组内膜准备方案(χ2=0.18,P=0.67)、平均内膜厚度(t=1.35,P=0.18)、平均移植胚胎数(t=-0.58,P=0.55)、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t=-0.83,P=0.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胚胎种植率为22.5%(18/80),临床妊娠率为34.2%(13/38);对照组胚胎种植率为7.0%(5/71),临床妊娠率为8.3%(3/36)。治疗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8,P=0.007;χ2=7.791,P=0.010)。结论通过自体淋巴细胞宫腔内灌注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改善RIF患者FET周期的妊娠结局。
- 曹芳黄晓阳于春梅杨海燕王宇峰周伟吴娟芬陈莉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种植失败淋巴细胞宫腔灌注
-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FET周期不同内膜准备方案中黄体支持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分析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不同内膜准备方案中黄体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本院生殖中心260例激素替代FET周期患者(A组)及300例自然周期FET患者(B组)临床资料,并根据不同黄体支持方式将患者分为A1组(黄体酮针剂+地屈孕酮,186例)、A2组(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地屈孕酮,74例)、B1组(黄体酮针剂+地屈孕酮,234例)、B2组(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地屈孕酮,66例)。比较同一周期不同黄体支持方式黄体支持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种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组内不同黄体支持方式亚组(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患者间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优胚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2组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A1组(分别为58.11%vs.40.86%,50.00%vs.36.02%)(P<0.05),而B2组与B1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42.42%vs.40.60%,39.39%vs.37.18%)(P>0.05)。结论激素替代周期FET患者使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进行黄体支持,有利于改善临床妊娠率。
- 许科陈莉陈洋黄晓阳
-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黄体支持
-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内膜窗口期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窗口期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构建EMs大鼠内膜窗口期动物模型。方法取性成熟SD大鼠22只,通过手术将SD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移植至同侧腹壁及对侧子宫系膜上,建立诱发型EMs大鼠动物模型。术后4周随机选取2只大鼠解剖观察异位内膜的生长情况,确定造模成功后,将EMs模型大鼠与雄鼠同笼交配,次日观察阴栓,妊娠第5天剖腹观察20只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存活情况,并对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20只妊娠第5天大鼠均有明显的异位病灶,在腹壁及系膜上均呈小包块样生长,且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光镜下见异位子宫内膜形态具有正常子宫内膜基本组织结构,EMs大鼠造模成功;所有EMs模型大鼠与雄鼠同笼交配次日均见阴栓,妊娠第5天大鼠非手术侧子宫腔内不同程度积液,在位及异位内膜均处于分泌期。结论通过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成功建立了EMs大鼠模型;EMs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处于胚胎着床窗口期,为研究EMs子宫内膜容受性提供了动物模型。
- 曹芳黄晓阳葛素梅许科陈莉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