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静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透析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内瘘
  • 2篇慢性肾脏
  • 2篇慢性肾脏病
  • 2篇静脉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动静脉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狭窄
  • 1篇血清
  • 1篇血清PTH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骆静
  • 6篇杨俊伟
  • 4篇袁琦
  • 3篇叶红
  • 3篇江蕾
  • 3篇蔡婷
  • 2篇周阳
  • 2篇方丽
  • 2篇吴限
  • 2篇孟美娟
  • 1篇汤兵
  • 1篇何伟春
  • 1篇侯大卫
  • 1篇宋宗纬
  • 1篇闻萍
  • 1篇方奕
  • 1篇王忠霞
  • 1篇徐玲玲
  • 1篇曹金龙
  • 1篇丁昊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糖背景下白蛋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自噬表达
2016年
目的:探讨高糖背景下白蛋白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细胞,观察高糖培养环境下细胞自噬表达的改变;同时观察低浓度牛血清白蛋白(BSA)单独刺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改变;接着在高糖培养环境下加入低浓度的白蛋白刺激,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自噬表达情况。结果:高糖培养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增加(P<0.05),低浓度白蛋白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Atg12表达增加(P<0.05),以及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轻度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P<0.05);但高糖培养下,少量白蛋白却抑制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Atg12的表达,并且显著增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自噬是细胞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在高糖背景下,白蛋白通过影响自噬的自身调节机制,促进了肾小管间质的损害作用。
袁琦骆静蔡婷徐静孟美娟杨俊伟
关键词:白蛋白自噬高糖凋亡
术后血清PTH下降率预测甲状旁腺全切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术后PTH的监测对于预测手术后是否复发的临床价值,确定具有预测价值的术后PTH的监测时间以及下降率。方法:选取本中心2009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38例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手术方式均为甲状旁腺全部切除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t-PTX)。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小时、术后24小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PTH水平,并随访至术后一年,观察PTH的下降率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338名例患者术前、术后1小时和术后24小时的血清PTH水平分别是(1623.2±903.2 pg/m L)、(63.4±80.8 pg/m L)、(20.9±97.0pg/m L)。所有患者术后1小时和术后24小时PTH下降率均大于50%,平均值分别为95.9±5.1%和98.8±4.8%。未复发组术后1小时PTH的下降率中位数为97.1%(63.6-99.9%),复发组术后1小时PTH下降率中位数为79.6%(48.0-96.7%),两组间术后1小时和术后24小时PTH下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小时及术后24小时PTH下降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和0.897(P值均<0.001)。当PTH下降率为90%时,诊断手术成功的敏感性为87.23%,特异性为88.89%。且术后1小时和术后24小时的PTH下降率基本一致,对于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旁腺全切术后1小时血清PTH的下降率预测术后复发与术后24小时血清PTH的下降率预测手术复发的临床价值相当。
闻萍侯大卫曹金龙骆静王忠霞汤兵江蕾
关键词: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激素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亦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各种临床治疗手段并没有阻止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并从中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常线粒体功能的维持依赖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参与,如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线粒体DNA等。这篇综述回顾了关于线粒体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文献,阐述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可能的作用。
骆静方丽袁琦蔡婷杨俊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DNA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在评估肾纤维化程度和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组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α,CPT1α)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及疾病进展的关系,以及CPT1α在预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CKD疾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3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肾活检证实存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PT1α蛋白表达,按照CPT1α阳性染色细胞占比的四分位数分为3组:Q1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67.89%)、Q2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49.84%~67.89%)和Q3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49.84%)。采用Masson染色评估肾间质纤维化程度;Bodipy脂滴染色评估肾组织脂质沉积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中CPT1α及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蛋白的mRNA表达量。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肾组织CPT1α阳性细胞数占比与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的相关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评估CPT1α阳性细胞数占比与C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关系;配对比较分析调脂药物对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90例CKD患者入选本研究。Masson染色和Bodipy脂滴染色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Q2组和Q3组患者肾间质纤维化和脂质沉积面积增加(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Q2组和Q3组肾组织细胞外基质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与CPT1α阳性细胞占比呈负相关(r=-0.309,P<0.01);基线肾组织CPT1α表达阳性细胞占比与血肌酐水平呈负相关(r=-2.801,P<0.001),与eGFR呈正相关(r=1.240,P<0.001)。中位随访时间3.47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PT1α表达阳性细胞占比与年eGFR变化率相关(r=0.220,P=0.038)。配对分层分析结果显示,Q1组患者用调脂药后无延缓eGFR下降的作用(P>0.05),Q2、Q3组患者用药后可延缓eGFR的下降(均P<0.05)。�
袁琦周阳周阳方奕丁昊骆静徐玲玲江蕾
关键词:纤维化
透析血管通路非中心静脉狭窄肿胀手综合征的诊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透析血管通路非中心静脉狭窄肿胀手的发病机制和处置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42例非中心静脉狭窄肿胀手的内瘘病变特点、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41例因内瘘外周流出道狭窄或闭塞,1例患者因新建高位瘘穿静脉回流导致肿胀手综合征,17例患者予单纯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20例患者予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做结扎处理(1例穿静脉结扎,1例内瘘结扎),5例患者予手术结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均取得一次性成功,术后第2天肿胀手明显减轻,除外做结扎处理的2例患者,余40例患者术后即可予内瘘血管穿刺透析。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非中心静脉狭窄肿胀手综合征主要与内瘘流出道狭窄及逆行分流增多有关,术前详细的物理查体和影像学评估是制定合理手术方案的关键,治疗的目标在于纠正狭窄,恢复内瘘向心回流,尽可能保护内瘘血管资源。
吴限叶红卞雪芹雒湲骆静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静脉高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后疲乏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后疲乏感(post-dialysis fatigue,PDF)的现状,分析影响MHD患者透析后疲乏感的相关因素,提供可能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120例,采用开放式的问卷调查获取临床资料,记录透析前后的相关指标,采集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及血气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109例,超过半数的研究对象存在透析后疲乏,疲乏需要恢复的时间不同,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0(0.0,3.0)h。本研究中,30.3%患者无明显的透析后疲乏感,35.8%患者的疲乏在透析后0.5-2.0h恢复,22.0%在透析后3—4h恢复,11.O%在透析后5—12h,0.9%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根据疲乏恢复时间的不同分组,3组的超滤量、超滤率、体重增长的百分比以及透后的血钠、乳酸、碳酸氢根水平、乳酸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后疲乏恢复时间与超滤量增加(OR=2.35,95%CI 1.44-3.83)、透后的血钠降低(OR=O.75,95%C/0.65-0.88)、乳酸的升高(OR=3.16,95%CI 1.32—7.55)有关。结论MHD患者的透后疲乏感发生率高,大部分需要睡眠或休息来缓解,透析后疲乏的恢复时间与乳酸的升高密切相关,因此,乳酸可能是引起透析后疲乏的重要因素。透析过程中乳酸升高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庄冰宋宗纬骆静王红梅方丽叶红杨俊伟
关键词:肾透析乳酸
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通路狭窄的超声评估与介入治疗分析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pere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即超声介入治疗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人工血管内瘘(AVG)各类狭窄病变的通畅率和再狭窄情况。方法统计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因外周血管通路狭窄首次经超声介入成功治疗的患者,其中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71例,上臂自体动静脉内瘘52例,人工血管内瘘59例。多普勒超声综合评估各类通路不同狭窄部位治疗前后数据,随访12个月,观察超声介入治疗3、6、9、12个月的初始通畅率和辅助PTA通畅率,而对于各类通路需要再干预的患者,记录初始通畅时间。结果超声介人治疗3、6、9、12个月时,前臂AVF的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8.59%、90.14%、71.93%、54.93%,上臂AVF的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0.38%、65.38%、42.31%、32.69%,AVG的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1.53%、32.20%、6.78%、1.69%;前臂AVF的辅助PTA通畅率分别为98.59%、97.18%、95.77%、94.37%,上臂AVF的辅助PTA通畅率分别为92.31%、86.54%、84.62%、80.77%,AVG的辅助PTA通畅率分别为100.00%、98.31%、96.61%、93.22%;前臂AVF的初始通畅时间为(8.99±3.54)个月,上臂AVF的初始通畅时间为(6.33±3.01)个月,AVG的初始通畅时间为(4.80±1.40)个月。结论超声可以综合评估内瘘外周血管通路的功能,导引PTA治疗,以及评价治疗效果。超声介入治疗前臂AVF狭窄的初始通畅率最好;上臂AVF由于易好发头静脉弓狭窄,PTA治疗预后相对较差;AVG虽然再狭窄间隔时间较短,但通过超声介入定期维护亦可达到较理想的远期通畅率。
吴限叶红雒湲顾春峰卞雪芹骆静怀静
关键词:肾透析动静脉瘘
慢性肾脏病患者循环生长分化因子15和人体成分分析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中循环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水平和营养状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31例未进入透析治疗的CKD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进行营养状态评估.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循环血浆GDF15浓度.结果:CKD 1~2期患者80例,CKD 3期69例,CKD 4~5期82例.随着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患者血浆GDF15浓度逐渐增加,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全身蛋白质和相位角(phase angle,PA)逐渐减少.GDF15浓度和相位角、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等营养评估指标呈明显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多因素校正后,GDF15浓度最高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是最低浓度组的15.32倍(OR=15.32,95%CI 3.94~59.53,P<0.001).结论:在CKD患者中,随着肾脏疾病进展,营养不良比例逐渐增加.GDF15可作为CKD患者营养不良的有效独立预测指标.
王璐璐刘李林骆静刘文进周阳杨俊伟江蕾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相位角
FHL2蛋白在肿瘤中的转录调控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被引量:5
2016年
FHL2是仅有四个半LIM结构域(FHL)蛋白家族的成员,目前在FHL蛋白家族中研究最为广泛。FHL2作为重要的衔接蛋白和支架蛋白,主要通过LIM结构域介导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其生物学功能。Fhl2基因在转录水平受多种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如p53,血清应答因子等。FHL2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认为FHL2能够作为癌蛋白及抑癌蛋白通过不同机制广泛影响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肝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且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本文就FHL2的结构特点、功能、转录调控及与肿瘤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综述,从而明确FHL2在不同肿瘤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将会为治疗相关肿瘤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蔡婷何伟春骆静袁琦孟美娟杨俊伟
关键词:FHL2LIM结构域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