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跃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甘草
  • 2篇正交
  • 2篇芍药
  • 2篇芍药甘草
  • 2篇芍药甘草汤
  • 2篇鹿茸
  • 2篇马鹿
  • 2篇马鹿茸
  • 2篇甘草汤
  • 2篇不同极性部位
  • 1篇衍生化
  • 1篇异甘草苷
  • 1篇游离氨基酸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痛经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设计
  • 1篇炙甘草
  • 1篇芍药内酯苷

机构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张振秋
  • 5篇马跃
  • 3篇杨燕云
  • 3篇张微
  • 2篇李峰
  • 2篇杜晓娟
  • 1篇刘威
  • 1篇李瑞海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马鹿茸不同分子量肽段中水解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测定马鹿茸不同分子量肽段中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构成。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马鹿茸肽段中氨基酸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氨基酸分析专用ODS柱,柱温:27℃;检测波长360 nm;流动相总流速1.2 mL·min^(-1)。结果:马鹿茸肽段中氨基酸类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在96.6%~104.7%之间,RSD值均小于2.4%。不同分子量肽段的氨基酸含量及构成有一定差异。50~100 k分子量段的氨基酸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马鹿茸药材多肽中水解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张微张振秋李瑞海刘威马跃李峰
关键词:马鹿茸柱前衍生化游离氨基酸
马鹿茸多肽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优选马鹿茸多肽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马鹿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考察药材粒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乙醇醇沉前药液相对浓度、乙醇浓度、醇沉时间三因素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鹿茸粒度80~100目,料液比1∶12,提取次数3次,每次20 min;乙醇沉淀工艺为药液相对浓度0.5 g·m L-1(生药)、乙醇浓度65%、醇沉时间4 h。结论:经过验证实试验该马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合理、可行。
张微张振秋李峰马跃
关键词:水提醇沉正交试验设计
芍药甘草汤不同极性部位对痛经模型大鼠MDA、SOD、GSH-PX、ROS、NO、PGE_2、PGF_(2α)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不同极性部位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影响,确定芍药甘草汤最佳极性部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己烯雌酚与缩宫素制备原发性痛经模型,观察并记录空白组、模型组、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乙醇部位组、水部位组大鼠扭体次数和子宫重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MDA、SOD、GSH-PX、ROS、NO含量;剖取子宫,制备10%匀浆液,测定子宫中PGE2、PGF2α含量。结果:针对大鼠血清中MDA、SOD、GSH-PX、ROS、NO这5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除石油醚部位组,各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针对大鼠子宫中PGE2、PGF2α这两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除石油醚部位组,各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药甘草汤通过降低痛经模型大鼠MDA、ROS、PGE2、PGF2α含量,提高SOD、GSH-PX、NO含量,治疗大鼠痛经,确定芍药甘草汤最佳极性部位是乙醇部位。
马跃杨燕云张振秋杜晓娟臧彬如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原发性痛经
多指标正交设计优选白芍甘草(炙)药对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优选白芍甘草(炙)药对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等成分的含量为指标综合评价,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5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杜晓娟张振秋杨燕云马跃
关键词:白芍炙甘草正交设计
HPLC波长切换法对芍药甘草汤中不同极性部位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中5个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在不同极性部位中的分布和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Dikma Technologies-C_(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是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20 min,14%A^20%A;20~30 min,20%A^25%A;30~50 min,25%A^40%A;50~70 min,40%A^55%A,检测波长:0~20 min,波长为230 nm;20~30 min,波长为276 nm;30~50 min,波长为360 nm;50~70min,波长为248 nm,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在乙酸乙酯部位中含量依次为:8.718 mg·g^(-1),24.35 mg·g^(-1),29.49 mg·g^(-1),18.59 mg·g^(-1),12.40 mg·g^(-1);在乙醇部位中含量依次为:95.84 mg·g^(-1),161.8 mg·g^(-1),28.89 mg·g^(-1),8.991 mg·g^(-1),29.37 mg·g^(-1);在水部位中含量依次为:14.25 mg·g^(-1),22.50 mg·g^(-1),48.44 mg·g^(-1),0.7242 mg·g^(-1),19.30 mg·g^(-1)。结论:通过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指标性成分在乙醇部位中含量最多,优选出乙醇部位为最佳极性部位。
马跃杨燕云张振秋张微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芍药内酯苷甘草苷异甘草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