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爽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
  • 2篇毒性
  • 2篇免疫毒性
  • 2篇基因
  • 2篇斑马
  • 2篇斑马鱼
  • 1篇毒性机制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毒性研究
  • 1篇对转
  • 1篇蓄积
  • 1篇驯化
  • 1篇盐地碱蓬
  • 1篇油菜
  • 1篇三唑
  • 1篇生物降解
  • 1篇湿地
  • 1篇湿地土壤
  • 1篇塑料
  • 1篇土壤

机构

  • 5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农业农村部环...

作者

  • 5篇赵爽
  • 4篇端正花
  • 1篇汪磊
  • 1篇解玉红
  • 1篇岳俊杰
  • 1篇宫知远
  • 1篇鲁新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转基因斑马鱼在镉免疫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为开发转基因斑马鱼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免疫毒性研究中的应用,以转基因斑马鱼Tg(lysC:DsRed2)-Lyz fish为模型,利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和定量实时RT-PCR技术,探讨了Cd对斑马鱼仔鱼的免疫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0.01μmol·L^-1CdCl2即可显著抑制转基因斑马鱼胚胎的孵化(P=0.013),当暴露浓度增大到0.1μmol·L^-1时,斑马鱼胚胎24 h血流障碍和52 h孵化抑制这两个毒性效应都大幅增强,且剂量-效应关系显著。0.1μmol·L^-1CdCl2使得溶菌酶(lysozyme C,lyz)标记的斑马鱼仔鱼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且趋向肝脏部位聚集。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与斑马鱼仔鱼体内金属硫蛋白相关基因(dMT)和炎症相关基因(serp、tnf)表达的诱导,以及癌症抑制相关基因(ccgn1、chk2、p53)表达的抑制有相关性。研究表明,转基因斑马鱼Tg(lysC:DsRed2)在重金属污染物免疫毒性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赵爽段鑫越王娇冯一凡王予頔宫知远端正花
关键词:转基因斑马鱼免疫毒性
污泥驯化微生物降解煤产气无机营养液的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更好地富集和驯化以煤炭为唯一碳源情况下的产气微生物,利用Minitab17软件进行设计,找到了优化无机盐营养液配方,即硝酸铵5.0 g/L、氯化钙1.1 g/L、硫酸镁0.1 g/L、硫酸铁0.4 g/L、磷酸二氢钾1.1 g/L、氯化钠0.5 g/L。从而为进一步开展污泥驯化煤降解微生物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培养条件。
赵爽鲁新解玉红
关键词:污泥
苯并三唑对镉在小油菜中的蓄积和毒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讨新型环境污染物苯并三唑(BTR)对重金属镉(Cd)毒性效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水培法对小油菜进行试验,首次系统地探讨了BTR和Cd单独与不同次序联合暴露下小油菜生长状况、抗氧化酶及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毒性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0.1μmol·L^-1的Cd促进了小油菜的生长,0.5μmol·L^-1以上的Cd抑制了小油菜的生长,且剂量效应显著(R2=0.779);1μmol·L^-1BTR能够显著诱导小油菜SOD酶的表达,但是对其生长基本无影响。Cd与BTR联合暴露下,BTR的加入可以改变Cd的存在形态,降低Cd在小油菜中的蓄积,进而对小油菜生长、抗氧化酶及MT含量变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降低程度与Cd和BTR的加入先后次序有关。预先暴露BTR能够促进Cd在茎叶中的累积。
王娇赵爽段鑫越王予頔秦莉安毅端正花
关键词:苯并三唑小油菜联合毒性毒性机制
镉对转基因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转基因斑马鱼T_g(lyz:EGFP)-Lyz fish为模型,探讨了重金属镉对转基因斑马鱼的胚胎毒性和免疫毒性.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组,0.1μM和1μM CdCl_2对斑马鱼胚胎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并促进溶菌酶(lysozyme C,lyz)标记的斑马鱼体内的中性粒细胞的荧光表达.随着CdCl_2浓度的增加,24 h血流障碍、56 h死亡数和56 h孵化抑制等指标均呈现递增趋势;在CdCl_2诱导下的斑马鱼仔鱼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并向发生炎症部位分布,主要趋向于肝脏部位聚集.因此,本研究对转基因斑马鱼在环境污染物的免疫毒性检测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冯志桐赵爽潘炯端正花
关键词:免疫毒性
不同植物覆盖下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被引量:22
2021年
为揭示黄河三角洲湿地地区土壤中微塑料分布与植物覆盖的相关性,选择低盐优势物种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高盐优势物种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土壤共计16个样点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覆盖土壤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80~4640 n·kg^(-1),粒径范围为13μm~5 mm,大粒径微塑料成分主要有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其中PET含量为0.22~1.16μg·kg^(-1).芦苇相对盐地碱蓬对土壤中微塑料有更大的阻隔.芦苇生长点位上土壤微塑料丰度和PET含量均值分别为1423 n·kg^(-1)和0.62μg·kg^(-1),以50μm以下粒径的小颗粒为主;盐地碱蓬生长点位上土壤微塑料丰度均值和PET含量分别为584 n·kg^(-1)和0.33μg·kg^(-1),以100~1000μm粒径的碎片和纤维为主.微塑料丰度与植物生长状况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因此,同一区域不同植物覆盖下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可能会存在空间差异.
岳俊杰赵爽程昊东段鑫越石洪华汪磊端正花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地碱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