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理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U251胶质瘤细胞、脑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体外构建血瘤/脑屏障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利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脑周细胞(PC)和U251胶质瘤细胞(以下简称U251)非接触共培养体外构建稳定的三联血瘤(脑)屏障(BTB/BBB)模型。方法 3种细胞传代培养达一定数目,应用Transwell插槽体外共培养构建BTB/BBB模型,经4h试漏试验、倒置显微镜等观察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技术观察Claudin-5、Occludin表达情况及模型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透性试验评价模型屏障功能。结果 hBMEC呈现出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非接触共培养后呈单层梭形生长,出现其特有的"漩涡"状,形态呈长梭形;PC外形不规则,具有重叠生长特性;U251呈典型的肿瘤细胞生长特性。3种不同方法构建的模型液面试漏实验均出现一定液面差;免疫荧光显示hBMEC细胞间形成连续而致密的连接,但强弱不等。3种模型对HRP通透性显示:单纯hBMEC为43.490%±3.572%、hBMEC+U251为36.540%±1.475%、hBMEC+PC+U251为26.460%±2.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30,P<0.05)。结论 hBMEC+PC+U251非接触共培养模型的形态结构及屏障功能均比单纯hBMEC和hBMEC+U251更优越,具备更完善的BTB/BBB基本特征和功能,为今后体外研究BTB/BBB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及药物筛选提供一种新型体外模型工具。
- 杨海洋蔡理龙江何吉洪
- 关键词:血脑屏障周细胞U251胶质瘤细胞
- 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
-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时时不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1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及脑出血组(112只,立体定向注射75μL自体血到右侧尾状核制作脑出血模型),并选择脑出血后6h、12h...
- 蒋伟平刘洪何炜蒋文武周向阳蔡理
- 关键词:脑出血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