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神
  • 1篇学术界
  • 1篇压痛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法
  • 1篇针刺法治疗
  • 1篇整体观
  • 1篇证治
  • 1篇肢体
  • 1篇肢体功能
  • 1篇肢体功能恢复
  • 1篇中风
  • 1篇中风病
  • 1篇睡眠
  • 1篇睡眠障碍
  • 1篇偏瘫
  • 1篇偏瘫痉挛
  • 1篇偏瘫痉挛状态
  • 1篇人参
  • 1篇人参养荣汤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蔡春茜
  • 2篇赵建国
  • 1篇晋黎
  • 1篇林翠茹
  • 1篇孙媛
  • 1篇徐阳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吴又可治疗温疫的特点被引量:7
2010年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论述了温疫的病因、病位、病邪传变和治疗法则及具体方法等。其治疗方法为疏利透达,直捣病所;给邪出路,分消内外;扶正养阴,调理善后。这些独特的见解,特色鲜明,富有创新,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今天防治疫病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蔡春茜徐阳
关键词:温疫吴又可达原饮人参养荣汤
偏瘫痉挛状态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偏瘫痉挛状态是指因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使脊髓水平的中枢反射从抑制状态释放,产生肌张力增高,并伴有随意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残障表现之一,也是治疗中最棘手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共同运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存在严重妨碍了肢体功能活动和病人肢体功能恢复。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和康复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乃至最后重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探索高效、经济的治疗手段,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已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已成为中外医学界瞩目的共同研究课题。现将近年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文献综述如下。
孙媛蔡春茜赵建国
关键词:偏瘫痉挛状态肢体功能恢复
赵建国辨证治疗棘突压痛综合征经验
2017年
赵建国教授2013年首次将由脊柱局部“风湿活动”引起的症状群命名为“棘突压痛综合征”,并初步制定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康复指导等。现将赵教授辨证治疗棘突压痛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林翠茹蔡春茜柴蕊
关键词:辨证治疗综合征压痛棘突风湿活动康复指导
“调神虑烦”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伴焦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调神虑烦"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睡眠障碍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针刺组行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枸橼酸酸坦度螺酮片和酒石酸唑吡坦片。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两组的PSQI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皮肤交感神经反应(SSR)的潜伏期与波幅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HAMA评分、SAS评分及SSR(上肢、下肢)波幅、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SSR(上肢、下肢)波幅、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轻中度与重度患者PSQI评分、HAMA评分、SAS评分及SSR(上肢、下肢)波幅、潜伏期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轻中度患者治疗后SSR(上肢、下肢)波幅、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重度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上肢、下肢)波幅、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对睡眠障碍伴焦虑状态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蔡春茜晋黎
关键词:睡眠障碍焦虑PSQIHAMA
对中风病中西医结合认识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蔡春茜赵建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风病学术界整体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