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红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血栓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 1篇多普勒
  • 1篇血栓形成
  • 1篇阴道
  • 1篇阴道超声
  • 1篇诊断下肢深静...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块

机构

  • 4篇安阳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胡红霞
  • 1篇武宏
  • 1篇张瑞彬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析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应用于宫腔内疾病病人临床诊断中的效果
2019年
目的:对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应用于临床诊断宫腔内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截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宫腔疾病病人为研究主体,均行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的检查,其中,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比较组,以相关的病理为依据,对比二组病人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临床诊断的吻合率(94.44%)明显高于比较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85例呈阳性,5例漏诊,漏诊率(5.56%),漏诊情况明显低于比较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也明显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宫腔内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阴道超声比腹部超声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吻合率,且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等也优于腹部超声,可以极大地降低漏诊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胡红霞
关键词:宫腔内疾病阴道超声腹部超声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85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病理检查确诊。(1)统计手术病理和超声检查结果;(2)比较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血流信号分级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为95.08%(58/61),敏感度为91.67%(22/24),准确度为94.12%(80/85);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侧方声影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块RI及PSV均低于恶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较好,良恶性肿块的形态学及血流信号存在较大差异。
胡红霞
关键词: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在安阳市中医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65例患者为实验组,收集同期6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诊断准确率90.77%,特异度71.24%,敏感度82.08%;实验组股总静脉(10.96±1.57)mm、股浅静脉(8.93±1.26)mm、胫周围静脉(3.08±1.07)mm、内侧腓肠静脉(4.45±0.27)mm,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腘静脉(POV)(7.09±1.15)cm/s、股浅静脉(SFV)(4.92±0.75)cm/s、股总静脉(CFV)为(8.15±1.04)cm/s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胡红霞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高凝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凝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活血化瘀中药,同时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并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或P<0.01),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结论:加用活血化瘀中药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高凝倾向,显示出中药疗效的确切性。
刘兰印武宏张瑞彬马刘存胡红霞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活血化瘀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