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瑜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模因
  • 5篇模因论
  • 5篇翻译
  • 3篇心理
  • 3篇跨文化
  • 2篇等值
  • 2篇语境
  • 2篇语码
  • 2篇语码转换
  • 2篇语义
  • 2篇商标翻译
  • 2篇听说
  • 2篇文化
  • 2篇码转换
  • 2篇教学
  • 2篇教学策略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视听
  • 1篇大学英语视听...
  • 1篇等值翻译

机构

  • 14篇华侨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4篇王雪瑜
  • 1篇王建

传媒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东南传播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商标翻译的动态顺应
2006年
顺应论是语用学的理论。将这一理论的核心——动态顺应引入商标翻译中,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商标译者在全面考察原商标词对各种语境和语言规则顺应的基础上,忠实地再现原商标词的标识功能,应将重点放在对目标消费者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审美情趣及消费心理等等的动态顺应上。从而,使商标翻译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王雪瑜
关键词:商标翻译顺应论跨文化联想
跨文化广告中的商标翻译被引量:3
2007年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跨文化广告的发展,作为广告一部分的商标在跨国界、跨区域的传播过程中受到诸多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商标翻译更是如此,一个好的商标翻译将深入人心、琅琅上口,若掌握了商标翻译的一般原则,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雪瑜
关键词:商标翻译跨文化心理联想意义
基于模因论的输入加工及心理机制分析
2018年
本文从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视角出发,分析了在二语习得输入加工中的模因性以及相关心理机制,详细讨论了记忆、模仿等重要心理机制在这一阶段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因论探讨了输入加工及心理机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一)恰当利用多模态教学,强化记忆;(二)善于利用模仿机制,促进习得;(三)客观利用频率效应,有效分配注意力资源。
王雪瑜
关键词:模因心理机制记忆模仿
模因认知框架下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从模因认知的角度,在语言模因复制、变异及筛选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性与顺应论中的变异性、商讨性及顺应性等特征极其相符。在结合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的对白分析中,对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在语言形式的选择、意识程度及交际目的等方面的动态顺应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中有意识、主动地选择此语言模因而非彼语言模因,最关键在于该模因须与当前的语境相适应,以此传播该模因,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王雪瑜
关键词:语码转换模因语境
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被引量:1
2005年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再进一步比较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从而帮助人们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王雪瑜
关键词:体态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符号融合视域下闽南文化意象的建构——以“泉州网”短视频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泉州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于2021年7月“申遗”成功,古刺桐城再一次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本文选取37段“泉州网”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符号融合视域下闽南文化意象的建构过程,寻找人物/城市特征、故事情节、场景等戏剧性元素,梳理幻想主题,将相似的幻想主题聚合成幻想类型,发展形成闽南文化“故事链”,体现多元化的修辞性视野。在上述闽南文化意象的建构中,多元化的修辞性视野占据主导地位,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相融合,产生文化认同,促进闽南文化意象的对外传播。
王雪瑜
翻译模因论探析被引量:22
2010年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靠复制和传播而生存。从模因的角度出发,翻译活动可视为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这其中也凸现了译者,这一特殊的宿主所肩负的双重使命——解码和传播源语模因。在何自然教授的语言模因观的启发下,翻译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也可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两种方式。这用来解释等值、等效以及变体翻译观,意味着源语与目标语的转化可分为原信息的等值或等效的纵向传播和非对等的横向复制和扩散。
王雪瑜
关键词:翻译模因
基于模因论的等值翻译观被引量:5
2009年
等值论长久以来为各国的专家学者所热烈探讨,而从模因论的视角对等值翻译重新进行一番审视,对等值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要实现最大限度的对等,译者须视两国的语言文化融合的程度及读者的认知状况而定。据此,译者可选择等值模因的"同型""异型"或"同型"与"异型"的复合体的任何一种形式,其最终目的是有效地实现异国模因的跨文化传递。
王雪瑜
关键词:等值模因语义
汉英数词之民族文化心理折光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采用对比的手法探讨了汉英数词所反映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数词体现了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但同时它又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它在汉英文化中意蕴深广,是显示民族文化心理的一扇敞开的窗口。
王雪瑜
关键词:数词文化心理差异汉语
《小孩不笨2》中语码转换的模因认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出现了频繁的语码转换。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际现象,从模因认知的角度,结合其中的典型例子,通过模因适应标准的三个独立因素对其进行剖析,发现在研究表象性内容的同时,其内部深层次的东西更值得深入探讨。因此,在分析语码转换的显性模因时,应从社会规范、心理倾向、交际所涉及的场合等多种语境因素着手,进一步研究其隐性模因,促进言语交际的顺畅进行。
王雪瑜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