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祥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用药
  • 3篇皮肤
  • 2篇药物
  • 2篇药制剂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用药分析
  • 2篇止痛
  • 2篇止痛膏
  • 2篇制剂
  • 2篇皮肤病
  • 2篇疱疹
  • 2篇消炎
  • 2篇消炎止痛
  • 2篇消炎止痛膏
  • 2篇咖啡酸
  • 2篇膏剂
  • 2篇巴布膏剂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机构

  • 15篇天津市中医药...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5篇李祥
  • 3篇张理涛
  • 2篇赵振宇
  • 2篇李振化
  • 2篇王雷
  • 2篇唐正东
  • 2篇安雅婷
  • 1篇姚卫锋
  • 1篇顾安康
  • 1篇李珺莹
  • 1篇张韻慧
  • 1篇李群燕
  • 1篇杨湘君
  • 1篇李鹏
  • 1篇景涛

传媒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天津药学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药物选择被引量:4
2019年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靶向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23、IL-17A及其受体等分子的生物治疗已为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案,其具有起效快、疗效高的优点。但是,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和随访观察。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认识的逐渐加深,必将会出现针对性更强而疗效更佳的生物制剂。
李祥张小艳张理涛
关键词:生物制剂银屑病
优复止液体敷料治疗跖疣62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优复止液体敷料(以下简称“优复止”)治疗跖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2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每天早晨起床后、晚睡前皮损处各外涂优复止1次,每次将棉签蘸取优复止呈饱和状态,棉签按压疣体表面约15 min,若期间棉签变干,继续滴几滴保持棉签湿润,每3周随访1次,共随访9周;对照组60例,采用棉签蘸取液氮稍施加压力进行冷冻,共3~5次冻融,冻融5~10 s/次,使皮损轻度发白、水肿,以不起水疱为度,亦每3周随访1次,共随访9周,观察2组患者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期间,若病损已痊愈则停止相应的治疗。结果在治疗3、6、9周后,治疗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9.03%、61.29%、90.32%;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11.67%、41.67%、68.33%;治疗组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局部无明显不良反应,能耐受。结论优复止治疗跖疣痛苦小,疗效好,操作简单、痊愈率高。
唐正东李祥
关键词:跖疣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用药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我国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机制不甚明了。因此,推动疾病的诊断,对患者合理用药,做到达标治疗,改善长期预后以及延长患者生命等过程备受重视。为更好地方便研究学者们查阅相关信息,本文对SLE的常用临床药物进行综述,也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郭佳李祥张理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剂临床用药
苯烯莫德对银屑病的治疗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属常见难治愈皮肤病。国内外的患病率有所差异,国内患病率在2%~3%。该病诱发因素众多,如吸烟、酗酒、熬夜、精神因素、受凉或伴随其他慢性内科疾病等使得该病反复,难治愈,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不断探索的目标。然而目前针对银屑病的科学实验与临床观察众多,却依旧不清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但是多种研究发现部分信号通路导致T淋巴细胞的改变从而引发瀑布式炎症效应所导致疾病已明确。因此科研工作者对致病的信号通路的相关作用靶点作为突破点进行阻断或拮抗。其中苯烯莫德作为国产目前非甾体抗炎药在治疗银屑病做了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发现此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在此,本文将对苯烯莫德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行综述。
李祥张宝兰张理涛
关键词:银屑病发病机制
UPLC法测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中咖啡酸的含量
2022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应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45℃,样品室温度:4℃,进样体积:2μl,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20 nm。结果:咖啡酸在0~7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88.04%,RSD值为2.9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为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李祥安雅婷周淼
关键词:UPLC咖啡酸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次,2次/d;同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次,2次/d,以及饭后口服克拉霉素片50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荆花胃康胶丸,16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痛和胃镜疗效以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胃痛疗效分别为81.25%和91.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胃镜疗效分别为85.42%、89.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Hp清除率31.2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确切,与三联疗法联合使用可增强根除Hp作用。
李祥张红星生晓迪谢桂楠杨月萍
关键词:荆花胃康胶丸三联疗法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消化性溃疡
Schweninger-Buzzi型斑状萎缩1例诊治体会
2023年
报告1例35岁女性,腹部、左下肢近端散在黄豆大小淡褐色萎缩斑疹,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变薄,皮下脂肪层灶性上移,真皮中上层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Weigert染色示弹力纤维减少,诊断为Schweninger-Buzzi型斑状萎缩患者的诊疗过程,分享治疗经验。
贾文娟胡怡王紫阳李鹏刘鑫鹏李群燕李祥
关键词: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
边天羽教授皮肤病外用西药制剂用药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探讨边天羽教授研发的40种常用皮肤病外用西药制剂的用药情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归纳整理边天羽教授已注册备案的40种常用外用西药制剂的主要成份、剂型、功效及疾病主治,对其使用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使用频率居前3位的原料药分别为水杨酸(6种制剂使用,占15.0%)、氯霉素(5种制剂使用,占12.5%)、醋酸曲安奈德(5种制剂使用,占12.5%);较为常用的剂型分别为乳膏剂(17种,占42.5%)、搽剂(11种,占27.5%)、软膏剂(4种,占10.0%)、洗剂(4种,占10.0%);功效以止痒的制剂最多(14种,占35.0%),其次为有抗炎作用的制剂(8种,占20.0%),抗细菌感染类制剂(7种,占17.5%);疾病主治居前3位的分别为治疗各类皮炎的制剂(19种,占47.5%)、治疗湿疹的制剂(11种,占27.5%)、治疗皮肤皲裂的制剂(7种,占17.5%)。结论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药师应通过关注外用制剂的主要成份、剂型选择、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
周淼李祥王雷杨湘君高雅婷
关键词:皮肤病外用制剂西药制剂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治疗及预防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20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HZ)皮损愈合后遗留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HZ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好发于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PHN的药物治疗及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周淼李祥杨旭东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
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中药制剂常用中药饮片用药分析
2023年
目的收集并整理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对常用中药饮片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边天羽教授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饮片建立药物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对常用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使用频数、频率、功效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病的中药制剂49个,共涉及132味饮片,分析其运用规律,药性以性寒、味苦为主,辅以性温,味辛、甘之品;归经分布中前3位肝经、心经、脾经累计频率51.60%,在所有药物归经中占比较大;主要功效分布以清热药(32.56%)、补虚药(24.22%)、活血化瘀药(13.57%)和解表药(12.21%)为主,辅以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将清热药细化分类结果显示,以清热凉血、清热解毒药的使用居多。单味饮片以甘草、当归、生地黄、红花、赤芍、黄芩、金银花、白芍和防风等(频数>10次)较为常用。结论通过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揭示了边天羽教授在运用中药制剂治疗皮肤病过程中的遣方用药规律,治法上着重从清热解毒、补气益血、活血化瘀和凉血祛风等方面考虑,为临床上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辨证用药提供了参考。
秦袖平李祥王雷
关键词:皮肤病中药制剂用药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