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勃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5篇汶川地震
  • 4篇唐家山堰塞湖
  • 3篇地震灾区
  • 3篇震灾
  • 3篇汶川地震灾区
  • 2篇震后
  • 2篇生态
  • 2篇GIS
  • 1篇地下连续墙
  • 1篇地下综合管廊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预制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社会

机构

  • 9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北京清华城市...

作者

  • 9篇彭勃
  • 7篇杨剑
  • 1篇李晓宁
  • 1篇王林
  • 1篇王唤龙
  • 1篇赵敏
  • 1篇宋万鹏

传媒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科技视界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四川建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唐家山堰塞湖片区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汶川大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的山体地形地貌、土地质量、植被覆盖率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研,结合唐家山堰塞湖片区目前所进行的风景区开发和生态修复工作,在一系列生态修复原则的指引下,研究了唐家山堰塞湖片区的山体生态修复和植被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对后重建时期的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杨剑彭勃赵敏
关键词:汶川地震生态修复唐家山堰塞湖
汶川大地震后绵阳市主题旅游开发研究——以绵阳市芙蓉溪为例
2012年
文章对绵阳市区芙蓉溪河道周边片区的人口、土地面积、森林植被、公园、社区布局等基本状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分析出现状条件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依据《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对该片区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彭勃宋万鹏
预制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为揭示预制综合管廊在地震荷载工况下的薄弱部位及其受力、变形情况,以自卡式全预制地下连续墙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震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结构位移主要受土体影响,结构边角点动力响应强烈,顶板、底板动力响应强于侧墙;结构位移从下往上呈递增趋势,应力集中于边角、接头,凸墙纵筋受力明显,两侧墙纵筋轴力呈反对称趋势;加速度传播受介质影响,结构中加速度放大系数低于土体。
彭勃李晓宁王唤龙王唤龙王林
关键词:综合管廊地下连续墙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
基于干扰理论下的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以唐家山堰塞湖片区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汶川大地震后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的地形地貌、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等基本情况详细调研,结合大地震后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片区现状存在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干扰理论指导下对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质量和水体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片区的整体干扰分布特征,得出了其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对未来在该片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彭勃杨剑
关键词:汶川地震生态环境唐家山堰塞湖
基于RS,GIS技术下的震后唐家山堰塞湖景观生态格局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汶川大地震后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地质量、植被覆盖、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研,运用RS,GIS等技术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的整体景观生态格局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区域内斑块和廊道等景观格局因子的变化数据,总结区域内景观生态格局的各类特征,为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及环境破坏评价提供参考。
杨剑彭勃罗颖
关键词: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
运用GI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干扰评价研究:以震后紫坪埔水库区域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运用GIS技术中的加权叠加法对震后都江堰市紫坪埔水库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质量和水体干扰等因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向与北向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分布量较多,干扰较轻;南向与西向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分布量较少,干扰较重。坡度15°以下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分布量较多,干扰较轻;坡度在15°~30°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植被分布量逐渐减少,干扰适中;坡度大于30°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分布量较少,干扰较重。海拔1 500 m以上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斑块分布量较少,干扰较轻;海拔500~1 500 m以下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斑块分布量适中,干扰适中;海拔500 m以下地区水土流失量最大,景观斑块分布量最大,干扰较重。离水体越远的地区,干扰越轻,越近的地区干扰越重,特别在距河流300 m范围内的区域干扰最重。地质灾害高度危险区沿岷江河道呈带状分布,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走向大体一致,主要集中于映秀镇一带和紫坪铺水库一带。
彭勃杨剑罗颖
关键词:GIS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灾区人居环境重建与管理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对汶川地震灾区的人居环境重建进行简要探讨,总结人居环境重建中应注意的要点,并对人居环境重建中的应实施的管理方法进行论述。
彭勃杨剑
关键词:汶川地震人居环境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对城乡规划专业对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简要探讨,总结出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应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去进行,从而提高学生在解决城乡规划问题中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未来城乡规划师的社会责任感。
彭勃杨剑
关键词:城乡规划教学方法社会实践
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生态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运用GIS技术中的地图叠加法和因子等权求和法对2015年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的土地质量、坡度、坡向、海拔、植被覆盖和水体等因子进行分析,进行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坡度大于30°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覆盖较少,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坡度在10°~30°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植被覆盖逐渐减少,干扰适中,生态质量一般;坡度小于10°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覆盖较多,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东向、北向、东北及西北方向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分布量较多,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南向、西向、东南及西南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分布量较少,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海拔低于8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最大,斑块分布量最大,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海拔800~1 6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斑块分布量适中,干扰适中,生态质量一般;海拔高于1 6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斑块分布量较少,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距离水体越远的地区,干扰越轻,生态质量越好,越近的地区干扰越重,特别在距水体小于100 m范围内的区域干扰最重,生态质量越差。
杨剑彭勃
关键词:GIS生态质量评价唐家山堰塞湖次生地质灾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