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娜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瘫
  • 5篇患儿
  • 4篇脑瘫患儿
  • 4篇脑性
  • 4篇脑性瘫
  • 4篇脑性瘫痪
  • 4篇痉挛
  • 4篇痉挛型
  • 2篇偏瘫
  • 2篇揿针
  • 2篇细胞
  • 2篇疗法
  • 2篇靳三针
  • 2篇痉挛型脑瘫
  • 2篇痉挛型脑瘫患...
  • 2篇痉挛型偏瘫
  • 1篇电刺激
  • 1篇新生大鼠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作者

  • 9篇张娜
  • 4篇陆莹
  • 4篇刘毅梅
  • 4篇何小辉
  • 3篇唐巧萍
  • 1篇熊友红
  • 1篇徐标
  • 1篇李倩君
  • 1篇惠需
  • 1篇王丙剑
  • 1篇苏敏
  • 1篇孙静娴
  • 1篇白剑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国康复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比较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与单纯靳三针、单纯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作业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采用靳三针疗法,头针留针1 h,体针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对照2组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每日1次,每次15 min,每周5次;观察组予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3组均2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6个月后记录3组患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抓握能力(sGr)和视觉-运动整合(sVI)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级和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AROM)。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4、6个月sGr升高(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疗6个月sGr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2、4、6个月sVI升高(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疗6个月sVI升高(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sGr和sVI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儿治疗6个月MAS评级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可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精细功能和肌张力,改善作用优于单纯靳三针与单纯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
张娜何小辉刘毅梅陆莹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靳三针上肢功能障碍
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流涎: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比较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与单纯口部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流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揿针(取颊车、地仓、舌三针等,每次留针24 h)联合口部运动疗法,对照组仅予口部运动疗法,揿针每周治疗3次,口部运动疗法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教师流涎(TDS)分级、流涎严重程度评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吞咽障碍调查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8周后及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TDS分级、流涎严重程度评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12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8、12周后口腔期吞咽障碍调查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P<0.05)。结论: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可改善脑瘫患儿的流涎症状和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口部运动疗法,且起效更早。
张娜陆莹熊友红葛克娟刘毅梅
关键词:脑性瘫痪流涎揿针
上肢力量训练对脑瘫患儿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观察上肢力量训练对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作业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介入上肢力量训练。治疗前和治疗2、4及6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电子握力计、Carroll手功能评定、ADL量表对2组患儿的上肢屈肌肌张力、手指握力、上肢及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对2组治疗前后及不同时间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肌张力经4及6个月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各时间点对比无显著差异;2组各时间点握力评分均优于前一时间点(均P<0.05),2组间治疗前、治疗2及4个月的握力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6个月后的握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各时间点Carroll评分均优于前一时间点(均P<0.05),2组间治疗前、治疗2及4个月的Carrol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6个月后观察组的Carrol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各时间点ADL评分均优于前一时间点(均P<0.05),2组间治疗前、治疗2及4个月的ADL评分无显著差异,6个月后观察组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加强上肢力量训练能更好地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及手的功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何小辉何小辉张娜陆莹
关键词:痉挛型偏瘫脑瘫日常生活活动
无锡地区儿童脑性瘫痪高危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相关高危因素,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就诊的50例脑瘫患儿作为观察组,按1∶2的比例选取同期在我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儿童父母完成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儿童性别、母亲生育年龄、孕期是否接触射线、孕期是否用药、孕期是否住新房坐新车、是否工作、吸烟史、饮酒史、流产史、是否保胎、是否服用叶酸、分娩方式、是否有不良情绪、孕期并发症、是否定期产检、胎次、新生儿早产、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性黄疸。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生育年龄、是否工作、吸烟史、流产史、是否有不良情绪、胎次、低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性黄疸是发生小儿脑瘫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生育年龄、吸烟史、流产史、不良情绪、胎次、早产、低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小儿脑瘫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脑瘫的发病因素复杂多样,针对常见的发病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做好预防性措施,为减少小儿脑瘫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陆莹刘毅梅张娜
关键词:脑性瘫痪高危因素儿童
揿针、手-臂双侧强化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揿针、手-臂双侧强化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作业治疗训练,在此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观察组患者给予手-臂双侧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给予揿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更好,有效率高达93.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的M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92,16.978,P<0.05),观察组的Wee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165,10.459,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细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FMFM、GMFM、BBS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揿针、手-臂双侧强化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可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痉挛程度,提高精细动作能力、粗大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功能独立性,值得临床推广.
刘毅梅张娜何小辉唐巧萍
关键词:揿针肌电生物反馈痉挛型脑瘫
靳三针疗法结合MyoTrac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Myo Trac治疗仪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入组前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88项测试量表(GMFM-88项)评定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治疗组予靳三针疗法结合Myo Trac并辅以常规运动疗法;对照1组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常规运动疗法;对照2组予Myo Trac结合常规运动疗法。患儿分组治疗4周后、8周后和12周后分别进行GMFM-88项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评分(50.95±20.83)明显高于其入组评分(36.52±18.70)(P<0.01),且疗效(50.95±20.83)明显优于对照1组(38.54±23.30)(P<0.05)和对照2组(39.99±19.64)(P<0.05)。此外,在治疗12周后GMFCS为Ⅱ级的患儿平均提高分明显高于Ⅳ级患儿(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Myo Trac与常规运动疗法相结合疗效确切。GMFCS分级为Ⅱ级的患儿在经过治疗干预后其粗大运动功能提高幅度高于Ⅳ级的患儿。
张娜惠需唐巧萍
关键词:靳三针疗法MYO脑性瘫痪
维生素D受体对微褶皱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背景:微褶皱细胞(Microfold cells,M cells)是一种特化的具有抗原转运功能的上皮细胞,可以高效摄取和转运抗原,但没有抗原提呈作用。M细胞散在于滤泡相关上皮细胞FAE中,是肠道的上皮细胞屏障,可以阻止外...
张娜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
文献传递
经腰椎旁区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经腰椎旁区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实施常规运动疗法中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时,辅以经腰椎旁区的NMES激活脊柱深部稳定肌。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分别记录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行速度、生理耗能指数(PCI)。结果:治疗前,2组GMFM评分、BBS评分、步行速度以及PCI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2组患儿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的观察组患儿及治疗12周后的2组患儿上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GMFM评分、BBS评分、步行速度以及PCI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作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腰椎旁区的NMES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提高步行速度,并有效降低步行能量消耗,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运动疗法。
唐巧萍何小辉张娜
关键词:脑瘫神经肌肉电刺激核心稳定性训练
整合素连接激酶高表达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调节细胞生存、抗凋亡以及促进细胞迁移、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高表达后对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d内SD大鼠心脏,体外分离、培养心肌细胞72h后,分别转染重组腺病毒载体或重组腺病毒载体+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结果与结论:转染48h,与转染重组腺病毒载体比较,转染重组腺病毒载体+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DNA合成增加(P<0.05),有丝分裂增多(P<0.05),心肌细胞数量增多(P<0.05)。在整合素连接激酶的作用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
王丙剑徐标白剑李倩君孙静娴张娜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大鼠心肌细胞增殖能力有丝分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