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喆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泥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消化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酶
  • 1篇迁移
  • 1篇去除率
  • 1篇秸秆
  • 1篇活性污泥
  • 1篇甲烷
  • 1篇降解
  • 1篇共基质
  • 1篇光降解
  • 1篇河流
  • 1篇沉积相
  • 1篇城市河流

机构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周海东
  • 3篇张喆
  • 2篇王莹莹
  • 1篇王蒙
  • 1篇王紫琪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城市河流中WWMPs的迁移转化试验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城市河流中WWMPs(污水印记药物)的迁移转化行为,以13种典型WWMPs[AZM(阿奇霉素)、CLM(克拉霉素)、STZ(磺胺噻唑)、TMP(甲氧苄啶)、ATL(阿替洛尔)、PNL(普萘洛尔)、DCF(双氯芬酸)、CLF(氯贝酸)、IBU(布洛芬)、CBM(卡马西平)、CAF(咖啡因)、PRC(扑热息痛)和TCS(三氯生)]为目标物,通过生物降解试验、吸附试验及光降解试验分析目标物主要的迁移转化机理.结果表明,AZM、CLM、PRC的降解主要是生物作用,不灭菌且有氧条件下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0%、95%、100%.沉积物对CBM的吸附作用明显,但其难以被水解和生物降解,而且其吸附和解吸是一个相对平衡的过程,导致CBM能够稳定存在.ATL、STZ、PRC和TMP这4种亲水性化合物不易被沉积物吸附,其余9种属疏水性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取决于其KOW(辛醇-水分配系数).此外,光降解试验表明,在实际环境中,很多目标物受颗粒物和光敏剂的影响,不易发生直接光降解,TMP、DCF、PNL、CAF和TCS容易发生光降解作用,其在光照和避光的条件下降解率分别为20%和10%、58%和25%、22%和5%、20%和2%、30%和5%.研究显示,城市河流中的WWMPs在生物降解、吸附和光降解共同作用下有明显的降解效果.
周海东王瑾雅丹应天骐张喆
关键词:光降解生物降解沉积相
生物酶强化厌氧消化去除污泥中的PhACs被引量:2
2018年
为降低污水污泥中药理活性化合物(Ph ACs)产生的环境风险,利用生物方法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提高其去除效果.以CFA(氯贝酸)、TCS(三氯生)、DCF(双氯芬酸)、CBZ(卡马西平)4种典型的Ph ACs为目标污染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污泥中的目标物,探究外加生物酶联合污泥厌氧消化法强化对Ph ACs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SRT(污泥停留时间)的增大,目标物的去除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当SRT由7 d增至20 d时,CFA的去除率增长了45%;木瓜蛋白酶对中高温系统中CBZ的去除效果最佳,分别为63.8%和67.5%,同时对4种目标物总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7.3%和61.8%;添加溶菌酶试验中,4种目标物去除效果差异较大,中温、高温系统中对TCS的去除效果最佳为81.7%和80.9%,去除效果最差的是CBZ,去除率为40.4%和33.5%;纤维素酶处理中,4种目标物的去除率均小于60%.混合生物酶试验中,高温条件下更易去除Ph ACs.研究显示,生物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能有效去除污水污泥中的Ph ACs.
王莹莹周海东刘积成张喆王蒙
关键词:去除率
活性污泥及其与秸秆共基质的厌氧消化特性被引量:12
2017年
为分析秸秆对污泥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在中温〔(35±1)℃〕条件下,研究了活性污泥单基质及其与秸秆共基质在SRT(固体停留时间)分别为10和15 d,以及C/N(质量比)分别为5.5∶1、10.0∶1的情况下,厌氧消化产沼气量及其组分、ρ(NH_4^+-N)、ρ(TP)、ρ(CODCr)及ρ(VFA)〔以ρ(乙酸)计,其中VFA为挥发性短链脂肪酸〕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秸秆共基质厌氧消化在SRT为10、15 d时,累积沼气产量为5 818.0、9 026.0 m L,比活性污泥单基质的沼气产量(4 930.0、7 760.0 m L)分别提高了15.3%、14.0%;共基质所产沼气中φ(CH4)最高为69.3%,比活性污泥单基质高出15.4%.此外,在SRT为10和15 d时,活性污泥-秸秆共基质厌氧消化CODCr去除率分别为25.0%和28.0%,优于单基质的10.2%和13.1%;共基质平均ρ(NH_4^+-N)分别为278.5和254.9 mg/L,单基质平均ρ(NH_4^+-N)分别为215.6和213.5 mg/L;活性污泥-秸秆共基质平均ρ(TP)分别为168.6和175.9 mg/L,高于活性污泥单基质的129.2和152.2 mg/L.共基质有利于厌氧消化液中有机物的提高,从而增加ρ(VFA)、提高甲烷产量.研究显示,共基质可优化厌氧消化底物的C/N,促进厌氧消化反应,提高产气量.
王紫琪周海东张喆王莹莹
关键词:污泥秸秆甲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