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爽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淀粉
  • 1篇淀粉产量
  • 1篇淀粉合成
  • 1篇淀粉合成关键...
  • 1篇性状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相关性状
  • 1篇关键酶
  • 1篇合成关键酶
  • 1篇甘薯
  • 1篇甘薯淀粉
  • 1篇产量及相关性...

机构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篇唐道彬
  • 1篇罗小敏
  • 1篇王季春
  • 1篇吴正丹
  • 1篇张凯
  • 1篇王莉
  • 1篇叶爽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甘薯淀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加工淀粉和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是目前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非粮食类新型能源作物。选育高淀粉产量的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为了获得准确筛选高淀粉产量育种材料的性状指标,提高甘薯高淀粉产量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本研究利用不同甘薯品种(系)的自然变异,根据淀粉产量、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和3个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测定结果,利用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矩阵,以类平均法对国内48份不同淀粉产量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关联度分析研究了淀粉产量与不同时期农艺性状、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8份甘薯种质资源材料在不同时期农艺特征差异较大;不同时期农艺性状的聚类结果中,栽后100 d的农艺性状与淀粉产量关联度最大,淀粉产量与该时期的基部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428),与干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23),而与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和单株鲜薯重相关性不显著。48份甘薯种质材料在不同时期的酶活聚类结果差异明显。不同时期的甘薯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聚类结果中,栽后50 d酶活聚类与淀粉产量聚类结果关联度最大,淀粉产量与该时期测得的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活性呈负相关关系(r=0.163),与蔗糖合成酶(SS)活性(r=0.101)、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r=0.016)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加之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测定步骤繁琐,不适宜作为甘薯高淀粉产量育种早期选择的生理指标。在高淀粉产量育种材料筛选时可于栽后100 d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考察,重点考虑干率较高及分枝数较少的品系。本研究可为甘薯高淀粉产量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凯罗小敏王季春唐道彬吴正丹叶爽王莉
关键词:甘薯淀粉产量农艺性状淀粉合成关键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