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脑血
  • 5篇血管
  • 5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脑血管
  • 3篇动脉狭窄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储备
  • 3篇血性
  • 3篇抑郁
  • 3篇颅内
  • 3篇脑血流
  • 3篇脑血流储备
  • 3篇灌注
  • 2篇症状
  • 2篇症状性
  • 2篇溶栓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缺血性卒中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刘明勇
  • 12篇周立春
  • 4篇王拥军
  • 3篇雷静
  • 3篇高培毅
  • 3篇贾伟华
  • 2篇李彤
  • 1篇蔡东虹
  • 1篇刘东涛
  • 1篇贾巍
  • 1篇曹保信
  • 1篇张小林
  • 1篇张东波
  • 1篇孙永权
  • 1篇易海波

传媒

  • 4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CT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采用5%CO2吸入CT灌注成像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缺血患者MCA分布区脑血管储备能力。资料与方法临床诊断为症状性MCA缺血且无心、肺疾病患者20例,基础态CT灌注成像TTP参数图显示有MCA供血区TTP延长。首先进行常规脑灌注CT检查(基础态);20min后,面罩吸入5%CO2,持续吸入2min后再次行脑灌注CT检查(激发态)。感兴趣层面选择基底节层面和放射冠层面,层厚10mm。计算机后处理获得脑血流量(CBF)参数图后,于MCA分布区皮层多点手绘感兴趣区,分别计算双侧皮层CBF,计算双侧CBF变化率r=(CBF激发态-CBF基础态)/CBF基础态×100%;比较双侧激发后CBF改变,分析患侧MCA分布区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患侧MCA分布区皮层CBF明显低于健侧。健侧MCA分布区基础态和激发态CBF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变升高17例,降低3例。对17例激发后升高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将患侧CO2激发反应分为Ⅰ型,激发后CBF升高;Ⅱ型,激发后CBF变化不明显;Ⅲ型,激发后CBF降低。结论5%CO2吸入CT灌注成像激发试验可以评估脑血管储备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雷静高培毅刘明勇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脑血管储备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有症状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16年
静脉溶栓是一项被证明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溶栓后发生的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intracranialhemorrhage,slCH)会影响患者的恢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确定溶栓后sICH的危险因素有助于筛选适合的溶栓患者。溶栓后sICH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男性性别、肥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高、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糖、心房颤动、溶栓时间延迟、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脑白质疏松等。不过,其中一些危险因素仍然存在相互矛盾的报道,需要进一步大样本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刘明勇王拥军
关键词:卒中颅内出血血栓溶解疗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因分析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对1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及其超声特征,测定内中膜厚度。检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清抗磷脂抗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患者分为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斑块组又分为稳定斑块亚组和不稳定斑块亚组。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同型半胱氨酸在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年龄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稳定和不稳定斑块亚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斑块组和斑块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是13.0±6.8μmol/L和18.4±12.6μmol/L(P=0.042)。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一样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非独立危险因素。
刘明勇周立春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型半胱氨酸超声
灌注CT及二氧化碳试验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到医院就诊时症状常已消失,也不易查到阳性体征,常规影像检查无阳性发现,临床诊断较困难。我们观察了灌注CT诊断TIA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联合CO2试验以提高责任病灶检出的阳性率。
刘明勇周立春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T诊断二氧化碳灌注阳性体征医院就诊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发病前焦虑抑郁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调查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发病前1个月内的焦虑抑郁类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西区神经内科眩晕门诊的首次发作的特发性BPPV患者.在患者就诊当天,由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专科医生面对面地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患者发病前1个月内的情绪心理状况.将患者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与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特发性BPPV患者发病前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与普通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有185例临床资料完整且为首次发作的特发性BPPV患者接受了调查,患者的年龄为28-82(57.6±12.0)岁,男性占19.5% (36/185),女性占80.5%(149/185).无焦虑、可疑焦虑、明确焦虑及严重焦虑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1%(28/185)、33.0%(61/185)、47.6%(88/185)和4.3%(8/185);无抑郁、可疑抑郁、明确抑郁及严重抑郁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4%(34/185)、48.6%(90/185)、29.2%(54/185)和3.8%(7/185);无情绪障碍、可疑情绪障碍、明确情绪障碍及严重情绪障碍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4%(21/185)、33.5%(62/185)、49.2% (91/185)和5.9%(11/185);明确情绪障碍及严重情绪障碍的患者比例达55.1%(102/185),高于常模的比例(14.4%).结论 首次发作的特发性BPPV患者发病前多存在焦虑抑郁类的情绪障碍.
刘明勇周立春
关键词:眩晕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1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术报告
2012年
患者,男,40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h”于2011年3月30日入院。患者2h前安静状态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不能行走、意识模糊。无视物旋转、视物成双、耳呜、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流涎,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刘东涛周立春李彤孙永权贾伟华安舂华刘明勇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动脉溶栓治疗
脑血流储备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7
2011年
脑血流储备(CVR)又称脑血管储备、脑血液动力学储备、脑灌注储备、脑循环储备、脑血管反应性等,是指在生理或病理刺激作用下,脑血管通过扩张来增加脑血流量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常采用外源性扩血管刺激来评价脑血流量的最大增加能力。
周立春刘明勇
关键词:脑血流储备脑梗塞
倾斜扫描架CT灌注联合CO_2激发实验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技术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的可行性。方法灌注CT采用10排的螺旋CT,扫描架倾斜角-13~-23.5度(平均-14.7±1.7度),使基线平行于蝶鞍鞍背平面以最大程度地减轻骨伪影对定量测定脑血流量的干扰。激发实验采用5%CO2和95%O2混和气体,应用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简易呼吸气囊对9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脑血流储备测定。结果脑干的脑血流储备在-19.83%~53.36%之间;小脑的脑血流储备在-20.58%~45.50%之间。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可以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结论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明勇周立春王拥军雷静高培毅
关键词:后循环脑血流储备
三维飞行时间磁共振血管成像作为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支架置入前有效筛查工具的可能性(英文)
2008年
目的:评估三维飞行时间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TOF MRA)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筛检工具用于术前评估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方法:2007-03/2008-0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共有33例患者怀疑存在颅内动脉狭窄,均同时接受了3DTOFMRA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两位对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不知情的影像科医生分析了33例患者的363个血管片段(双侧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0%~49%,50%~69%,70%~99%及100%。对于各类的狭窄,3DTOFMRA与DSA相比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κ值及P值分别给予计算。结果:总共发现42处病变血管片段,对于50%~69%的狭窄来说,3DTOFMRA的敏感度是100%,特异度是96.8%,阳性预测价值是62.1%,阴性预测价值是100%,κ值是0.751,P值0.000;对于70%~99%的狭窄来说,分别是100%,98.6%,70.6%,100%,0.821和0.000;对于100%的狭窄(闭塞)来说,分别是100%,100%,100%,100%,1.000和0.000;对于30%~49%的狭窄来说,分别是25.0%,99.7%,66.7%,98.3%,0.356和0.000。结论:鉴于对狭窄程度为100%、70%~99%或者50%~69%颅内动脉狭窄来说,3DTOFMRA与DSA相比有着高度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以认为3DTOFMRA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
刘明勇周立春王拥军雷静高培毅
关键词: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颅内动脉狭窄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经颅多普勒和皮肤交感反应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WA)患者发作间期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方法对48例MWA患者和36例健康人群(HC)的经颅多普勒(TC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WA组的TCD大脑中动脉最高平均流速(MFV-MCA)异常率和SSR异常率分别为64.6%和58.3%,与HC组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WA组的SSR主要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与HC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WA组TCD的异常改变和SSR的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总符合率=68.7%,Kappa值=0.343,P=0.017)。结论在发作间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确实存在脑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TCD与SSR存在一致性异常有助于鉴别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发病机制和原因。
周立春贾伟华刘明勇蔡东虹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经颅多普勒皮肤交感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