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子敬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炎症痛
  • 1篇人源
  • 1篇人源化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痛
  • 1篇肿瘤
  • 1篇子机
  • 1篇抗CD20单...
  • 1篇抗体
  • 1篇克隆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检测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机理
  • 1篇癌痛

机构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曹诚
  • 2篇刘子敬
  • 1篇刘萱
  • 1篇张欣欣
  • 1篇靳彦文
  • 1篇李平
  • 1篇高婷
  • 1篇陈南翔
  • 1篇颜芳
  • 1篇贾茹
  • 1篇黄成成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表达和活性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备新型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并检测其与CD20抗原的亲和力和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模建技术,在蛋白质结构数据库中找到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空间结构最相近的人Ig G1为骨架,将利妥昔单抗的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进行移植和改造,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分别将轻链(L)、重链(H)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c DNA3.3、p Opti VEC质粒上。瞬时转染至293F细胞,收取细胞上清,用r 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抗体,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验抗体的纯度和表达量,采用Fortebio技术检测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能力,最后通过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实验检测抗体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构建了3种抗CD20人源化抗体。抗体在还原SDS-PAGE中表现为两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103和55×103的条带,与预计条带大小相符;Fortebio实验结果表明,3组抗体与抗原具有良好的亲和活性:利妥昔单抗、L4H7抗体、L5H5抗体和L5H7抗体的Kd值分别为6.48×10-9、1.91×10-9、7.35×10-10和1.91×10-9mol/L。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实验表明,L5H7抗体的抗肿瘤活性优于利妥昔单抗。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3种抗CD20人源化抗体,其中L5H7抗体具有良好的抗原结合能力和抗肿瘤活性。
贾茹靳彦文李平刘萱高婷刘子敬曹诚
关键词:人源化
癌痛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6年
疼痛是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癌痛的产生不同于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的构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癌痛的分子调控机制。随着对癌痛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未来针对性的靶点镇痛治疗指日可待。本文就研究癌痛的动物模型及癌痛产生的相关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颜芳黄成成路富民付洋波陈南翔曹诚张欣欣刘子敬
关键词:癌痛肿瘤动物模型炎症痛神经病理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